不仅仅是唐惜音对这一幕感到惊讶,作为当事人的梁庶,他自己也是一脸懵逼地呆立在了原地。
那朵灵云进入他的识海之后,便与他识海中原本就存在的那朵灵云开始融合起来。
原本就存在于他的识海中的这朵灵云乃是在他晋升农道天仙的时候被纳入他的识海中的。
或者,应该说是被他识海中的《神农经》给强行吸入的要更加合适一些?
不过不论怎么说,这两朵灵云如今确确实实地都飘在了他识海的上空,而它们的下面,则是那本《神农经》。
这两朵灵云很快就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看起来,似乎,要更加凝实、厚重了一点,体积却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梁庶翻过《神农经》很多次了,但他根本就没有从里面找到哪怕一句话是描述着漂浮在他识海上空的灵云的。
不过他还是有所猜测,这灵云有可能和那灵植的图鉴一样,后面的内容目前是根本看不了的。
但灵植图鉴的解锁方式却是相当简单明了了,只要能找到一株没有找到过的灵植,炼化了之后便可以点亮其图鉴了。
而这灵云,它就那么静静地漂浮在他的识海上空,若不是这次又纳入了一片灵云,梁庶几乎都要忽视它在他识海中的存在了。
不过,这灵云到底有什么作用?又需要用什么方式才能将它“激活”呢?
难道说,就像这次一样,继续收集灵云?
梁庶毫无头绪地看了一眼同样静静地躺在他识海中的《神农经》,这“农道功法”怎么天天整些幺蛾子出来啊?
农道本身的修炼之法和法术法诀什么的就不说了,其他的“副业”,好歹也和农道修炼沾些边,作用也挺大的,而图鉴之类的东西能够显著地提升修为,也算是一个大利好。
但这灵云,你倒是告诉我他有什么用啊?不说有什么用,你也要告诉我怎么收集吧?
灵云这东西可不像灵植,几乎无法辨认有什么差异,或者说,它们本就是各不相同的,毕竟,这三千大千世界中没有两朵灵云是相同的,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运动着,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形态。
而要从这些灵云中找出哪些是同一类,哪些不是,何其难哉?!
这或许能够通过花费大量时间来办到,可什么事情,都得考虑个时效吧?这灵云也不知有什么用,那也就只能暂时搁置专门去收集它的事情了,或许今后若是运气好的话能碰上也说不定?
梁庶可不会以为他识海中的这片灵云可以通过吸纳灵树增加的这洞府中的灵气形成的灵云来收集积累。
就算是能,那应该也有个限度吧?
不对!他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亮光,他觉着自己是陷入了思维的误区,被那图鉴给“误导”了。
实际上,这灵树造就的灵云也就吸纳了一片,如今这洞府的上空也没有第二片灵云了,那这样就既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再吸纳第二片同类的灵云,也不知道是否有吸纳同类灵云的限度。
要是自己就这么在暂时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放弃了吸纳同类型灵云,那岂不是大亏特亏?
反正这灵树生产出来的灵云按之前的情况来看是根本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是要再想让它们形成的话,得等这些灵寒瓜都成熟了之后再说,否则那些买灵寒瓜种子花出去的灵石岂不是就白白地亏了?
梁庶眯了眯眼,这灵寒瓜也不是不能催熟,农道法诀之下,一切不高于他自身修为境界层次的灵植灵兽,都是可以催熟的,不过他并不打算使用农道法诀再次催熟。
之前已经加快了这灵寒瓜藤和花叶的生长速度,而如今却是到了这些灵寒瓜果实成长的关键时刻。
只有吸收了足够多的灵气,这些灵寒瓜才能保证口感和口味,但如果他施展法诀去催熟的话,那可就不一定了,恐怕就会导致这些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以,如今虽然他对漂浮在他识海中的这片云产生了相当的好奇心,他也愿意等一等,反正只要这峰顶的洞府还是他的,今后让灵树形成灵云的时间还长着呢!
而且,如今只是天仙层次的灵树都让这洞府中的灵气增长到了形成灵云的地步了,那一个月之后,这些灵树都被升灵诀蕴养到了金仙层次,这洞府中的灵气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梁庶对此相当的期待,不过他今日已经没法再施展升灵诀了,只能等到明天再说。
他的农道修为如今只是天仙四阶,每日施展升灵诀的上限就是四次,而在他刚习得这道法诀的时候,甚至于每个月才能施展出一次而已,相比之下,如今的施展次数已经是令他相当满意了。
他期待着农道的修为境界到了天仙五阶,甚至是金仙,那时候,每天能施展多少次可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是比现在多得多的,或许到了什么境界,这个法诀会没有施展的限制。
说实话,对于升灵诀有施展限制这件事情,这其中具体的原因,他并不是很清楚,只是每次在施展的时候,就会感到自身体内似乎少了些什么,而到了第二天,那种少了的“东西”,又会自动填满,他甚至于都不清楚那“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填满的。
或许,那“东西”就是农道修炼中不知不觉地修炼出的一种“力”吧?
姑且,就把这种“力”称之为生灵之力好了,这种“力”能使生灵慢慢地提升境界层次,象征着生灵对更高境界层次的向往。
“梁,梁师兄?”唐惜音的一只手在他的面前晃了晃,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你在想什么啊?”
“啊?没,没什么。”梁庶扯了扯嘴角笑道。
他也不知怎么的,就从一片灵云想到了许多,不过如今却是暂时要放下吸纳灵云的事情了,一切,都等到这些灵寒瓜全都熟了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