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站起来行礼的乡缙员外虽然听到了同知许礼要他们入座的话,但他们此刻却没有一人敢立即入座,依旧是站着。
这时县令王福引着同知许礼他们在这些大圆桌中最前方的一张大圆桌处站定,而后他朝着同知许礼等府衙官员道:
“同知大人,通判大人,你们远途而来,想必很劳累与饿了,不如先坐下来,一起吃些酒菜,果下腹,及缓解下疲劳,而后我们再详谈一下我们吉水县在这次水灾中的事。”
县令王福说着,不由看向同知许礼等府衙官员。
同知许礼却摇了摇头,装作一脸郑重地朝着县令王福道:
“王县令,我这次率领府衙官员前来,是奉朝廷命令来查证你们吉水县是否真在这次的水灾中表现优异的。
如果属实,我们将会将这次在你们吉水县水灾中表现功绩出色的官员一同上禀朝廷,而朝廷也将会对这次在你吉水县水灾中有功绩表现的人做出嘉奖。
所以办朝廷正事要紧,至于用膳休息的事,等会再说。”
同知许礼说着,就走向那处木制高台。
而在场所有人包括那些乡绅员外在内都无不一一看向此时正走向木制高台的同知许礼。
同知许礼在木制高台上站定,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而后他脸色郑重道:
“各位,本官此次率府衙官员前来,是为了查访吉水县在这次水灾中是否真的表现优异,及如果属实,将会查明在这次吉水县水灾中表现功绩出色的县衙官员,而后上禀朝廷以示嘉奖。
当然我们在来时,就暗中察看了吉水县如今灾后的面貌,发现百姓们已经开始恢复耕种,县内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做得很好。
所以在我们看来,吉水县在这次水灾中表现优异是真实的,没有必要再查证。”
说着,同知许礼声音就停顿了一下。
而后同知许礼再次说道:
“那么接下来,就是查明在这次吉水县水灾中有哪些官员表现优异,而后我们好上禀朝廷。
当然在这次水灾中表现优异的官员,我们是不太清楚的,说得也没有信服力,所以需要在场的诸位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功绩人物,毕竟你们都是这次水灾的经历人,你们的话是最有信服力。”
同知许礼说着,看向在场所有的乡绅员外。
而同知许礼的话声一落,站在高台下的林通判也朝着诸多乡绅员外道:“对,大家畅所欲言,将你们印象中的这次吉水县水灾中的功绩人物说出。”
听到同知许礼及林通判所说,这些乡绅员外各自相望一眼,而后一个大圆脸的员外便率先说道:
“同知大人,通判大人,这次在我们吉水县水灾中立下功绩最大的首推县令大人,在这次我们吉水县水灾中县令大人统筹全局,更曾前往翠湖下各处村庄动员百姓转移上高地及上翠湖河堤加固,为我们吉水县抵御这次水灾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名大圆脸员外简直是恬不知耻,竟然把叶权的功绩全部安在了县令王福的身上。
而县令王福听了,则目光很是嘉赏地看了那大圆脸员外一眼。
这时又一名颧骨高耸的员外道:
“胡员外说得不错,在我们吉水县这次水灾中县令大人功绩最大,其次是丁典史,丁典史同样在我们吉水县这次水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奉县令大人之命在熊子岭上建造简易居所与筹运粮食来安置受灾百姓,真可谓是劳苦功高,是这次水灾中除去县令大人之外的第二位功绩人员。”
这名颧骨高耸的员外则将林主薄的功劳全部记在了丁典史的身上,丁典史听了,也极为高兴。
而后又有员外说起许教谕也在这次水灾中立下大的功劳,论功绩之大只在王县令与丁典史之下。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员外也纷纷说起一些其他的县衙官员在水灾中立下的功劳。
而这些员外口中所说的在吉水县水灾中立下功劳者,无一不都是在当时翠湖即将溃堤之际,全部跟随着县令王福逃离了吉水县去走访其他州县的心腹官员。
而站在高台上的同知许礼听完这些乡绅员外所说,而后他点了点头,脸色郑重地朝着在场所有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