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5章 说服定王

闻言,顾清瞳双眸闪了闪,薄唇轻启,“清君侧!”

轻飘飘的几个字却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上,定王定王妃面面相觑,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清君侧无非就是一个幌子罢了,自古以来,哪一次清君侧不是有人借着这个名头想要谋反?

虽然他们都知道顾清瞳这一年多来在做什么,但却都觉得还没有真的走到那一步。

利用职权之便来铲除异己,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

若是仅仅因为那些人和他们站在了对立面,就将给人家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甚至可能会满门抄斩,那他们和混用无能的皇上有何区别。

定王这样想着,斟酌着语句,想着如何表达才能让顾清瞳不那么失望,“清瞳,这件事情……”

见他犹犹豫豫,顾清瞳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笑了笑,“父王,我的意思是消除朝中的一些蛀虫。你看,朝中有不少官员,但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又有几个?大多数人不过是拿着俸禄做一些鱼肉百姓的事情罢了,这种人难道不应该惩治?”

别的不说,单说几位皇子,这些年搜刮的钱财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登上那个位置,自然要养兵,养的兵越多,需要的钱财就越多。

然,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末尾,稍微有一点权势和地位的人都不会去从商,因而想要钱财只能去搜刮民脂民膏了。

东辰的苛捐杂税本就到了历史最盛,再经过各个官员层层叠加,到了百姓那里,基本上已经足足增加了一倍!交不起赋税的人家只能服徭役,再不济就是沦为乞丐。

因而,就算是如今没有战争,也还是会有很多流民,饿死冻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定王一路从西北回来,路上的情况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听到顾清瞳的话,不由得有些犹豫。他以前也没少上奏,但每次都没了音讯,想来皇上恐怕是连他的奏折都没有翻开过。

“你说得有道理,但近一年来,朝中官员已经是接近两次大换血了,就算是将那些人拉下马,恐怕也找不到人替上去。”

第一次是猎场大案,谢国公为了肃清异己,派人刺杀了很多官员。

第二次则是谢国公谋反,牵连甚广,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其中。

也正是因为这两次大换血,一时之间找不到人替补,皇上才召了很多外放的官员回京述职。

趁着这个机会,各个世家也争着将家里的后代送入朝廷,因而朝中的官员良莠不齐。

顾清瞳抿嘴笑了笑,“父王忘记了吗,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举行科举了。若是这次科举考试选拔出来人才能够得到重用,日后参加的人会越来越多,选拔出来的人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一次一次的叠加下去,总能将朝中的那些蛀虫换完。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行起来困难肯定不少。寒门崛起势必会威胁到世家的利益,到时候各个世家定然会联合起来,极力打压寒门学子。

他们没有回答,顾清瞳也不着急,凡事都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明着反对,就说明还有机会。

上辈子不也是这样吗,及时顾家军里满是奸细,定王被设计连败了几场战争,几次濒临死亡,他们也从没有想过要走上那一条路。

直到夜瑾轩登基,她被打入冷宫,定王才下定了决心走上那条路,后来和楚渊合作,顾家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京城。

过了好一会儿,定王才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咬了咬牙,“好,既然皇上不动手,那我就借这个机会好好肃清一下朝中的那些蛀虫。”

听完这话,顾清瞳不由得松了口气,她真怕定王不答应白白浪费了这个好机会。那些人太多了,若是她一个一个动手,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随后男主她从衣袖里掏出一叠信交给定王,“这是云嘉郡主和张御史的通信,里面虽然没有署名,但对比字迹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

定王将信将疑的将东西接了过去,打开一封来看,随后有些狐疑的看着她,“这些东西你哪里来的?”

“昨夜让人去他们府中搜出来的。”

云嘉郡主这人十分谨慎,搜到的信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寄给了鄱阳王,手里只留下了两封还没有寄出去的。这一叠信件里绝大多数都是从张御史府中搜出来的。

实则每次云嘉郡主给张御史送信以后都会让他销毁,但张御史留了个心眼,害怕云嘉郡主过河拆桥,就偷偷将信件给留了下来。他自以为藏得很好,但那些暗格在暗卫眼里都是一些小儿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