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数学竞赛第一名?”
很快就有人在奥斯数学竞赛的官网上找到了江寒的排名。
“是真的!?”
有些人了解奥斯数竞赛的含金量,有的人连听都没有听过。
“奥斯数学竞赛很强吗?”
“废话!正常大学生能够拿一等奖都是可以保研的!”
记者招待会不久就结束了。
很快关于江寒的事情就有媒体开始理性的报道。
而当郑一聪看到这些报道之后,则有些不舒服了。
因为他写的两篇文章下面渐渐有了一些为江寒洗白的人。
于是他赶忙写出了第三篇关于江寒的文章。
刚发布没多久,他忽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请问是大嘴先生吧?”
郑一聪愣了一会儿,“我是,请问你是?”
“我是清大的官方,我们给您的邮箱发了一份文件,您收到了吧?”
郑一聪点了头,“收到了”
虽然他只是扫了一眼就把那个邮件丢进了垃圾站。
“那好,我们清大给您发出最后的通牒,由于你写的文章给我们的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舆论压力,我们要求您删除所有诽谤我们学生的文章,包括您刚刚新发的那篇文章。”
闻言,郑一聪面容有些扭曲。
开什么玩笑?
我那三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多少流量?
现在每天的浏览量有多少?
我要是删了,那得掉多少粉丝?
“我不相信那个江寒这么年轻就能够证明出周氏猜想,打死我也不信,这其中肯定有黑幕,我不是诽谤!我要告你们诽谤!”
电话那头淡定的说道:“这么说,我们算是协商失败,您是不愿意配合我们的,那我们只有走法律途径了。”
“呵呵,你当我大嘴是被吓大的?”郑一聪根本就不怂,直接挂断电话。
某位v博博主前辈曾经分享过一些经验,就是关于言论侮辱诽谤吃官司这一方面的。
本来抨击事物就是要承担分风险的。
尤其是抨击学术和名校这种敏感话题。
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怂,但绝对不能立马就怂。
因为你立马就怂了的话,收益就会减少。
要知道三篇文章少一天删除,就可以多获得一天的流量!
只要自己在最恰当的时候认怂,那就是把收益最大化!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章。
【华国学术的未来,终究要看年轻的一代】
文章里详细的说明了江寒证明了周氏猜想一事,并且获得查尔斯·诺兰的嘉奖,而且文章底下也有国内数名知名数学家的评价。
大都是对江寒的夸赞。
包括提出周氏猜想的数学家周教授也发表了言论,大力称赞了江寒,并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随着人民日报的发文,网络上关于江寒言论立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什么华国学术的崛起。
年轻人代表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