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大甯寺

“这不天难得晴了了吗,我来带你逛逛我们龙城。”

陈鸿荣道:“每年六月初和十二月初,我们龙城的大甯寺都会开寺布粥一次,每到这个时候大甯寺外的庙会非常的热闹,很有意思的。”

“大甯寺?”

李寻疑惑的看向了陈鸿荣,据他所知,好像很少听闻有佛教开寺布粥的,下意识的,他就说道:“现在的和尚都这么大方的吗?”

“呵呵。”

陈鸿荣怪笑了两声,然后故作高深模样,说道:“他们当然舍不得了,不过这不是没有办法被逼的吗。”

显然,陈鸿荣知道其中一些内情。

难得有机会在李寻面前显摆,陈鸿荣可是让人去好好的打听了一番。他先清了清嗓子,又点了根烟后,这才缓缓说道。

“听说龙城曾闹过一次灾荒,当时大甯寺周遭的百姓家里家家都揭不开锅,到十二月初八这天早上,没有一家的烟囱里冒出烟来。这时候寒冷,老老少少都睡在床上起不来了,又冻又饿。

可大甯寺却截然不同,寺中大敲云板,召集全寺和尚吃着八宝、七香、六品、五味的鲜粥,粥的香味向寺院外散发出来,让百姓们更觉饥饿难忍。

然后,有个白胡须老人来到大甯寺找到了当家和尚,当家和尚刚吃完粥正在打饱嗝,白胡须老人见了当家和尚后就问当家和尚,‘出家人以何为本?’

当家和尚想也没想就答‘当然是以慈悲为本。’

随即,白胡须老人便道:‘既然如此,你们吃着又香又热的粥,而寺院附近的百姓连野菜汤都难喝上,你们难道看得过去吗?’

当家老和尚无言以对,怔了一阵,才搪塞道:‘我们寺院里没有这样大的锅呀!’

白胡须老人顺势就道:‘那我来帮你造。’

老和尚听后就笑了,‘这是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么?’

白胡须老人也是笑了,‘如果我一时三刻能造出大锅来,往后寺里每年都得烧腊八粥送给穷人吃,如果造不出,我给你们寺院的大殿上捐献一个紫铜大香炉。’

说罢,他把手一招,就有两个后生抬着一块紫铜进来了。

当家和尚看到闪闪发光的紫铜,也就答应了下来。

见当家老和尚答应,白胡须老人就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大榔头,动手敲打那块紫铜。

只是一会的工夫,一口能烧谷米八斗、花豆八斗、蔬菜八十斤、干果八十斤,锅口像鱼池般大,锅深像口井的大锅就出现在了当家老和尚的眼前。

从此以后,大甯寺就会用这口大锅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开寺布粥。”

李寻听的有些不明所以,“那也只是十二月初八才布一次粥啊,和六月初的那次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陈鸿荣掸了掸烟灰,“听说当年那个老和尚死后,他的弟子在十二月初八那日没有遵守这个承诺,大甯寺第二日就突然起了大火,大火好不容易扑灭了,西院的墙却又是塌了,接连遭了一个月的糟心事后,那弟子受了高人指点,急忙重新布了粥,事情才是消停,不过作为代价,便又由一年的一次,变做了一年两次,然后这到了现在,就成了我们龙城当地的一种习俗。”

“原来如此。”

李寻了然的点了下头,不过当他看了眼陈鸿荣后,却是发现了对方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狡黠。

“陈先生,你就直说吧,到底想做什么?”李寻问道。

“哈哈哈,还是被李寻兄弟你发现了啊。”

陈鸿荣打着哈哈的挠了挠头,“这不李寻兄弟神通广大嘛,我就是好奇这传闻是不是真的,想看看那个能煮八百人饭食的大锅。”

不知为何,自从认识李寻之后,陈鸿荣就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这些传闻奇事是越发的好奇起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