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别动手动脚

顾盼:“你被拐子拐走了呀。母亲说,当初有个老头儿每天在府前转悠,有时还买果子给你吃。咱家不差那点吃食,可老头儿谈吐不俗,所以就没赶他走……”

随着顾盼的讲述,一个孔德自知快死了都不肯说出的真相,终于暴露在顾无忧面前。

和顾无忧猜的不一样,孔德就没冒充修士。

一开始他找上顾义,自称神虚派道士,云山雾罩一通侃,忽悠得顾义头昏眼花,感觉这老爷子谈吐不俗,见识非凡——这也是后来顾义没让人赶他的缘故。

顺便说一句,当时孔德才四十多岁。

那为什么会被顾家当成“老头儿”呢?很简单,如果顾无忧坚持做道士一辈子不动摇,长期风餐露宿、营养不良,二十年后他也会被喊成老人家的。

抛开挂在嘴边的那套修道、成仙的鬼话,顾义还是挺欣赏老道的,没觉得他是骗子。

顾义甚至摆了酒席,宴请孔德。

席上,孔德见到当时才三岁多的顾无忧,逮着就是一顿毫无底线的猛夸。顾义很高兴,做爹的当然看儿子哪儿都好,嘴上不说,其实就喜欢外人夸,越不要脸越好。

老道说想收顾无忧为徒,顾义当时就不乐意了。

你又不是修士,就是个混江湖的,收哪门子徒弟。我这可是亲儿子,疼还来不及呢,鬼迷心窍了让他跟你受苦?

老道混得有多惨,顾义又不是看不到。

一顿酒席不欢而散,然后……老道就赖上顾家了。

足足三个月,孔德成天在顾府门前转悠。

顾义明知老道贼心不死,却没赶他走,也没当回事。谁还没点痴心妄想呢?关键是他觉得孔德本性不坏,也没什么真本事,毫无必要担心。

结果三个月后某天早晨,顾家人起床后发现,小少爷不见了!

一起失踪的,还有某赖皮老道。

顾义懊悔不迭,连忙派人报官,并亲自带人寻找,遗憾的是根本找不到。

官府最后的结论,老道就是个人拐子。而顾义警惕心不足,是孔德阴谋最终得逞的重要原因。

顾义十分自责,抛开骨肉亲情不论,他子嗣本来就不旺,顾无忧是他唯一的后代。后来顾盼出生,中土女性地位虽然和地球古代一样比较低,继承人性别倒不是很重要。

顾盼九岁那年,顾义因病去世。

第二年他的妻子也死了。

夫妻俩相继离世,说全怪孔德肯定不正确,若是真的因为失去儿子茶饭不思,顾盼也不可能出生,对不对?

但思念、悔恨、自责,必定是原因之一。

所以某种意义上,是老道孔德害死了顾无忧的父母。

顾盼讲述完,厅内一片静悄悄。

顾无忧呆立在那里,眼神迷茫,面如死灰。

徐清事先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前因,瞧着顾无忧的样子,心中……太他玛解气了!

徐大总管并非冷血动物,他有儿女有父母,能体会顾无忧此刻的心情。然而对徐清来讲,顾无忧和上官怡的婚约,影响的是上官家的未来——也就是他的未来。

推而广之,还是他儿女的未来!

豪门起起伏伏,不是说成了豪门就再无后顾之忧。

家主上官云不可能永远活着,上官家要保持现有的一切,需要一个新的掌舵人,一个拥有“不可替代性”的家主。和顾无忧成亲的上官怡,断了这一可能。

地球上有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断人的未来其实更严重。

所以徐清冷眼旁观,心中暗爽的同时,十分期待顾无忧伤心过度,最好就此自暴自弃。这样一来食言毁约,也就不会被嘲笑鄙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