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前往洞庭湖

阳顶天苦笑了两声,声音中却没有半点欢喜之情,只有无比的干涩。

从叶燃接手明教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以她的敏锐,迟早有一天会追查到这里来,却并没有扫尾收拾痕迹——比如再令人假扮“阳夫人”以蒙混过关。

一是几番相处下来,他始终觉得叶燃仿佛能看透人心,不够精妙的掩饰未必能瞒得过她的眼睛,反倒容易生隙。

二来……这个秘密在他心中埋藏得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已经腐烂生根,锥心沥血,或许也是该说出来的时候了。

他们师兄弟三人,以他为长,成昆居次,小师弟比他们两人小了十来岁,一身功夫都是两位师兄手把手教出来的,师兄弟三人感情极好。

阳顶天和成昆学艺先成,先后下山闯荡。

彼时明教退避西域,声势渐衰,时任教主的衣琇临危受命,武功不够高深,压不住众人,眼看渐渐有分裂之势,便发了教主令,道是教中有谁能寻回圣火令,或是为明教立下绝世大功,便将教主之位相传。

阳顶天正在野心勃勃之际,遂独上少林寺挑战三神僧,戳瞎了渡厄一只眼睛后,飘然而退,一战成就了不败威名。

此后白眉鹰王、青翼蝠王等高手接连来投,明教声势大涨,衣琇亦如约将教主之位传给了阳顶天。

阳顶天大权在手,励精图治,慢慢将明教整治得好生兴旺,正在踌躇满志之际,却忽然接到了成昆的飞鸽传书,上面歪歪扭扭只写了四个字“速来,救人”。

叶燃听到此处,心中已经了然。

若是成昆自己求救,写的应该是“救我”,可见遇险之人并非是成昆,多半就是小师弟了。

阳顶天叹了口气,道:“我那时自恃是要做大事的人,不怎么将细枝末节的事放在眼里,若有能有叶教主这等细密心思,便也不至于,不至于……”

接到飞鸽传书那日,阳顶天刚与昆仑派掌门人白鹿子定下了第二天的比武之约,这一战将决定丝绸要道的归属,对明教来说至关重要。

阳顶天踌躇再三,到底还是将明教之事放在了前面。

他心想以成师弟的武功,江湖中并无多少人能伤他至此,不过多这半日,应当仍能勉力支撑到自己赶到,遂仍是先去赴了昆仑之约。

待阳顶天大胜之下,回转光明顶时,却为时已晚。

只见浑身浴血的成昆抱着已几无人形的小师弟,双目喷火立在堂中,怒斥他薄情寡恩,畜生不如。

原来小师弟甫一下山,便听闻了两位师兄的丰功伟绩,心中很是欢喜,欲往光明顶来探望大师兄。

他初入江湖,对人没什么戒心,一路行来被有心人套出了身份。

少林寺中某些衔恨阳顶天已久的人,便牵头武林正道,打着要“诛灭魔头”的大义旗号,抓了小师弟当人质,意图胁迫阳顶天。

成昆先得了消息,前去救人,数次闯关未遂,才发了急讯给阳顶天,谁知竟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待他拼死再度闯进去才发现小师弟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阳顶天心中痛悔,当下调集明教资源全力救治,却终是只换来小师弟咽气前的片刻清醒,说是原来江湖如此险恶,请两位师兄念在同气连枝的份上,定要互相看顾。

成昆大哭一场,离了光明顶。

他生性偏激,自此便将少林寺和明教视作生死大敌,连带见死不救的所谓正派武林一道也恨了进去。

那一年江湖中腥风血雨,共有十七处正道武林惨遭灭门,就连少林寺空字辈的高僧在外行走时也被袭杀了两人。

各方苦主联合起来细细访查,这才得知这些人均是参与过抓捕小师弟一事的,阳顶天自己武功独步天下,麾下高手又多,极难暗算,这群人遂又设计害了成昆。

及至阳顶天知道之时,成昆已是丹田气海被废,四肢骨骼亦被寸寸捏断,才由人送上了光明顶。

因此事不甚光彩,各门各派中唯有主事之人才知内情,亦知若是当真惹得阳顶天也发起疯来,江湖必定再无宁日,遂以成昆性命相胁同他立下约定,双方就此罢手,此前之事一概抹去不论。

自此江湖中再无“混元霹雳手”成昆,光明顶上多了一位手无缚鸡之力常年戴着面纱的“阳夫人”。

再后来,成昆突然不辞而别,阳顶天心中有愧,也不去寻他,便找了身形相似之人偶尔出面扮演这个角色。

阳顶天长叹一声,对叶燃道:“归根到底,两位师弟的遭遇皆由我而起。”顿了一顿,又怅然道:“无论如何,还请叶教主留成师弟一条性命,免教我百年之后,地下难见故人……”

叶燃沉吟片刻,点头应了。

……转身就让金九龄将天字号牢房暗中监察之人加多了两倍。

难怪在生死符下,成昆还能保持一丝清醒,坚持不吐真言,任谁有过这么惨烈的一番遭遇,还能再度崛起,心志之坚韧都非常人能比。

此时成昆看起来是安安分分地呆在牢房里,但他必定还有后续的谋划。

阳顶天所说这段往事极其惨烈,听起来亦是真切之极,但在某些关键之处,仍是有意无意地“掩而未叙”。

譬如成昆当年既然已成废人,那是如何又从头开始练出如今这身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