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户部的风波以后,原本仅仅是一个户部侍郎的杜宣别一跃就成了户部尚书。
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多数都是年逾花甲的人,很少会有谁像是杜宣别这样的年轻就能够当上。
杜家的人对于杜宣别自然是委以重任,但是这有些人则是看不惯杜宣别的作风屡屡找茬。
今日弹劾了周君衍明日就会去弹劾杜宣别!
京城恢复了平静,这些言官们却不会因为京城之中恢复了平静而闭嘴。
其实这些言官说白了就是皇上的狗,皇上让他们去咬谁他们就会去咬谁,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姑息!
也就是说皇上看出来周君衍最近确实是风头正茂,想要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打压一下,至于杜宣别,毕竟是太年轻了,这样年轻的人身居高位自然是会引起别人的猜忌,所以皇上会打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崔若锦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边关似乎开始乱了!
以前的时候这些事情崔若锦是不会担心的,但是想现在崔若锦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当今皇上将兵权看的很紧,根本就是不会给别人一丝一毫的机会去接触到,估计这也是他自己起兵造反以后的后遗症,对谁都不相信,相信的只有自己!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崔若锦还是觉得周君衍想要取得皇上的同意还是十分的困难的。
在想什么呢?周君衍从外面一走进来就看家某个人两眼无神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石桌。
近来天气冷了,石椅上面都垫上了厚厚的毛毯,为的就是崔若锦能够待的舒服。
平日里都是将近要吃午饭的时间周君杨才会回来,怎么这会子会突然回来了?
你怎么忽然回来了?崔若锦拧了拧自己的眉头,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虽说是有点儿质问的口气,但是语气中蕴含的淡淡的忧心还是不可忽略的。
最近几天那些言官就是喜欢参他,所以几乎是每天下朝以后父皇就会将他单独留下来说话。
不过今天不同,边关来了急报说是外族人大举进犯,请求派兵增援!
之前的时候朝代更迭根基不稳的时候外族人就来犯过一次,现在的皇帝不再是当年戎马半生的将军,而是黄袍加身的皇帝了,你现在让他讨论一下政策还行,要是带兵打仗的话,恐怕还是不行了的!
那些内阁大臣在哪里就对着一个谁去的人选争的是脸红脖子粗,我觉得没什么看头,就自己先回来了。周君衍说着将崔若锦报到了自己的怀中,将崔若锦有些冰冷的小手捏在自己的手中!
这些动作周君衍做起来稀松平常,平日里都是做得多了。
崔若锦有时候嫌弃暖手袋烫手,说什么都不会拿在自己的手中,有觉得还没有到冬天不至于要烧火取暖,所以就没说要烧火!
于是就只有周君衍自己一回来就借着崔若锦的手。
据说是因为体虚的原因才会这样的畏寒!但是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王妃,周君衍怎么会不上心呢?
今天的汤药你喝了吗?周君衍想着自己让白童帮崔若锦准备的那些调理身体的汤药,一想起崔若锦有时候都不怎么喝就有点儿忧心。
这次去边疆他铁定是要去的,这是在自己的手中建立权威的最好的时候,现在能够去的人就只有他,皇上还有周君杨那个人!
不过周君杨很是惜命,基本上是不会去的,至于皇上,他毕竟是皇上了,就算是要去御驾亲征也是要先立皇太子的。
如果皇上立了太子,那么周君衍就算是不去也算是高枕无忧的!
一旦定下了太子的身份,周君杨就不能轻易的将他挤下去了!
有些烫,我说是放凉了再喝。崔若锦一听见说是要喝药,脸色就有点儿变扭,以前的时候只是觉得白童开的药比较难喝,但是今天喝了补药以后,崔若锦还是觉得不如喝药。
至少喝药能够治病,但是这个补药喝下去了,是做什么的还是未知数呢!
放凉了?周君衍将崔若锦的话稍微重复了一下,剑眉一拧,等放凉了估计又要说凉了,总之就是不喝!
崔若锦硬着头皮在周君衍几乎是洞悉了一切的眼神下点了点头,但是心中却默念着自己这次特定是逃不掉了。
你知不知道白童开的补药几乎都是价值千金的药材,有时候有些药材还是有价无市。对于崔若锦的小任性,周君衍微微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应该怎么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