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是不是你写的。刑部尚书举起一张纸条在杜宣鹤眼前晃悠,杜宣鹤一进来时就开始饱受酷刑,现在只勉强认得那是自己的字,根本不清楚上面写了些什么,但是,他不想再受折磨了,于是点了点头,刑部尚书满意一笑,对着杜宣鹤道:那你就签字画押吧。
说着,让人解开了他的绳索,将毛笔塞入他的手中,拿着一张罪证树对他道:签字吧。
杜宣鹤歪歪扭扭的写了字,却看见上面有叛国两字,刚想说什么,纸却被抽走了,他虚弱的叫着:等等,我没有叛国,我没有叛国。
呸,刚刚问你那书信是不是你写的,你认了?现在又来跟我说不是,都我玩呢。
不,书信是我写的,但是,不不,书信不是我写的,那肯定是别人仿写的我的字,我就是收受贿赂,没有叛国。杜宣鹤抓着刑部尚书的底衫道。
刑部尚书扯开来:你的事,皇上自有公断。
不,不是我写的。杜宣鹤还想辩驳却体力不支的晕倒了。
刑部尚书交给狱卒一个药瓶道:给他换身衣服,这个药要每天都擦,给他保持一点整洁,这是上头特意吩咐的。
是。狱卒接过药,送走刑部尚书后特意闻了闻:哟,可是好药,真实便宜你这个家伙了。
狱卒说着将杜宣鹤扛起回到牢房。
皇帝在与周君衍商讨公事的时候,提及道:听说你让人抓了杜赫舟的儿子杜宣鹤。
是。有人向儿臣举报他叛国,儿子让人正在审问他,用不了多久,刑部就会呈上结果了。
嗯。这杜家最近发生的事有点多啊。皇帝关了奏折,对着周君衍道:朕前些日子还想封他为异姓王,结果,他加的事不断出,真让人难办。
周君衍回道:父皇,儿臣以为立宣宁侯为异姓王不妥。
哦,为何?皇帝挑眉问道。
杜宣鹤的通敌叛国罪还没审问出来,不排除宣宁侯的嫌疑,而且,宣宁侯已经作为侯了,若是再升为王,只怕功高盖主。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宣宁侯于社稷有功,理应封赏啊。
儿臣认为父皇给宣宁侯的封赏已经够够多了。
是吗?咳咳咳,咳咳咳咳。皇帝开始咳嗽起来,周君衍上前拍了拍他的背,皱着眉问道:父皇这是怎么了?
皇帝摆摆手:无事,可能进来感染了一些风寒,所以老是咳嗽。
父皇要注意身子。周君衍一边说,一边勾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
皇帝拍了拍他的手:放心吧,朕没事。
周君衍退向一边,让皇帝独自缓缓,这时候田才来报:皇上,刑部尚书来了。
皇帝与周君衍对视了一眼,皇帝道:宣他进来吧。
是。田才领着刑部尚书进来,刑部尚书请安道:臣参见皇上。
起来吧。皇上咳了之后声音有些沙哑,周君衍将茶放在他的手边,皇帝笑了笑,接过喝了一口。
朕听到太子说你去调查杜宣鹤的事了,怎么?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是,杜宣鹤已经招供,他确是与外邦人有勾结,臣已经整理好了他的供词和证据。刑部尚书拿出这些东西,田才上前接过呈给皇帝。
皇帝拿来一看,供词上已经有了杜宣鹤的签名,而罪证则是他与外邦人的书信,他看完后,直接怒拍桌子:这个杜宣鹤,好大的胆子。
父皇息怒。周君衍安慰道。
田才和刑部尚书也跪下道:皇上息怒。
皇帝拿着这些罪证耍在桌上:这个让朕怎么息怒,朕待杜家不薄,他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周君衍道:父皇要不要宣宣宁侯进宫面圣,讲清楚这件事。
没什么好讲的,事实都已经摆在眼前了,刑部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用留什么情面。
刑部尚书当然知道这是皇帝的一时气话,要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那岂不是得让杜家满门抄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瞟了一眼周君衍。
周君衍对着皇帝道:父皇,要不先将杜宣鹤暂时收监,不许任何人探望,至于其他的,先再调查清楚。
皇帝沉默了半响,嗯了一声,周君衍对着刑部尚书道:先把杜宣鹤收监。
是。微臣告退。刑部尚书领命退出了殿门,田才也站起身,端起桌上的茶让奉茶宫女去换一杯清热解火的。
而杜赫舟在自家里是坐立不安,不停的走来走去,万氏问道:老爷,你这是怎么了?
杜赫舟有开始发脾气:怎么了,我们杜家就要完了。
怎么会呢?万氏只当他在开玩笑,倒了一杯茶,转过身时,一滴水不知怎么的竟会从房檐上掉下,落入茶里。
她端起茶,递给杜赫舟:来,先喝口水,消消气。
杜赫舟一饮而尽,把杯子放在万氏的手里:不行,我得进宫一趟,如今只有牺牲宣鹤来保住杜家。
老爷,到底是,诶诶万氏还想问个究竟,杜赫舟就大步跨了出去,令人准备好轿子,迅速进宫。
但杜赫舟很快就感觉到不对劲,他的脑袋胀的厉害,像是有什么东西要破裂而出一样,但是他知道机不可失,今天自己必须去宫里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上,宣宁侯,来了。田才看了一眼皇上的神情,他什么都没说,继续看着奏折,周君衍道:父皇还是见见宣宁侯吧。
皇帝想了想道:你叫他进来吧。
是。田才出去叫杜赫舟进来,杜赫舟一进来,就是身上绑着荆条,对着皇帝道:臣有罪,来向皇上请罪了。
皇帝还是一副淡淡的语气:你有什么罪?
臣教子无方,让他犯下大错,其罪为一,臣鬼迷心窍的提出让皇上不要让外邦进贡珠宝,其罪为二,条条罪状,都足以让臣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