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宫门外的梨色看着一直端站着的崔若锦道:娘娘,你累不累?
崔若锦摇摇头:我没那么娇气,不过是站一会儿罢了,放心,皇后不会让我站上许久的。
果然,崔若锦站了一会儿,就又宫婢出来道:太子妃娘娘,请。
梨色立即上前扶住崔若锦,俩人一起走进皇后殿内。
拜见母后。崔若锦福身行礼。
皇后挥了挥手让捶腿的人停下来,对着崔若锦道:太子妃好闲心,本宫还以为太子妃不会再来这宫里了。
崔若锦笑笑:母后说这话可就是在怪罪若锦了。
哼,哪能啊,据说你上了崔府赞同你父亲休了你的母亲,结果导致你的母亲被杀害,可有此事?皇后抬眼看着崔若锦。
崔若锦看了皇后一眼,道:母亲是我的母亲,我这般做岂不是有违伦理道德,也不知是谁在母后面前嚼了舌根,不若母后把她找来与我对峙一番,且看看她说的是不是真话。
皇后本来也是道听途说,不知真相,上哪去找人,而且看着崔若锦一番理直气壮的模样,谅她也不敢说谎,只是可惜了她那好姐妹,竟无辜惨死。
想着崔若锦刚刚失去了娘亲也必定不好受,所以才来找她这个姑母也无可厚非,皇后顿时心一软,对着崔若锦道:行了,坐下吧。
谢母后。崔若锦坐下,瞧着皇后身边捶腿的婢女长得眉清目秀,楚楚可怜之态,打趣道:母后宫中真是尽收一些有灵气的宫女。
皇后看了一眼捶腿宫女:这本是给君衍准备的,谁知道你们倒好,死活不要。
哦,原来就是这位姑娘。崔若锦看了一眼那女子,女子低头行礼。
崔若锦道:太子的脾气硬,母后也知道,这种事也不是我能决定的。要不,我今日把这姑娘带回东宫,看看太子什么反应。
行了,本宫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带回去的人半夜都会给本宫送回来。
崔若锦但笑不语。
陪着皇后说了会话,喝了几口茶,崔若锦开始步入正题道:母后,杜贵妃最近可来请安了?
皇后摇头:她近来都把心思放在皇上那,早晚都跟皇上腻在一起,一点机会都不给其他的嫔妃。
是吗?儿臣倒是听说,父皇最近对杜贵妃挺感兴趣的。
怎么说?皇后饶有兴趣的问道。
崔若锦看了看皇后的身边的人,皇后清了清嗓音对身边的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宫人们纷纷退下,崔若锦这时才道:不知道母后知不知道父皇手下有一批人,他们是父皇的眼睛,遍布天涯海角。
我有所听闻,不过,你的意思是,这批人盯上杜贵妃了?
崔若锦没有正面说,只是道:儿臣只是听着别人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若是父皇真派这些人去监视杜贵妃,那不知道杜贵妃是犯下何等大错了?
皇后满意的笑笑:清除外敌的人跑去监视杜贵妃,想必她也没有多少好日子了。
杜贵妃没有多少日子是必然的,毕竟杜家已经倒了,可就怕杜贵妃的儿子,春风吹又生。如今杜贵妃常去皇上那,怕是也想为她的儿子谋得个什么吧。
皇后一副醒悟的样子道:必定是了,她现在就已经是贵妃之位,不能再为自己谋算什么了,可若是她的儿子封了封地获得爵位,到时候天高皇帝远,也是一大后患。
崔若锦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也不想多留,便道:还是母后想的周到,如此,儿臣便先回去了。
说着,起身告退,皇后却叫住她:等等。
崔若锦顿住脚步,听得皇后道:我见你与顾淑妃的关系非同一般,你什么时候又与她交好了。
崔若锦笑着转过身:母后误会了,我与顾淑妃之间谈不上交情,只是她颇喜欢听东宫里的小尼姑念经,她毕竟是父皇的妃子,我不好直言拒绝。
既是这样,日后也要与她保持一段距离。
是,谨遵母后教诲。
那,儿臣先行告退。
嗯,退下吧。皇后又开始琢磨起杜贵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