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诗华刚刚将几道小菜和一罐粥端上餐桌,门口处便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听说今天你中暑了?”郑宇看似随意地问着。
“茗茗姐和你说的吧。”荣诗华轻哼一声,“只是有点不舒服而已。”
“最近天气不好,古玩街那种地方还是天气凉爽一点去?”郑宇不厌其烦地叮嘱。
荣诗华有些恍惚。在自己原世界时,父亲对荣诗华来说,就像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巍峨的山。有这座山在,外面的风雨吹不到自己。母亲则像是暖阳,柔柔地,随处都是她的影子。
那时候的荣诗华,是真的风一吹都可能病倒。是以只要在母亲身边,母亲总会叮嘱这里需要注意,那里需要注意。
荣诗华有些享受郑宇的殷殷叮嘱,就那么笑着看向郑宇。
郑宇轻咳一声:“别只听着,还要往心里去,知道吗?”
荣诗华笑着点点头:“好的哥哥,我都记下了。”
郑宇稍稍满意,让荣诗华赶快吃饭。
两人吃完饭,荣诗华才叹了口气道:“哥,咱们现在是不是和卫氏对上了?”
郑宇收拾碗的动作一顿:“谁说的?”
“网上都在看咱们笑话呢。”荣诗华跟在郑宇身后,看郑宇将碗碟放进洗碗机,“最近我看了看卫氏的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凡是被卫氏惦记上的,最后都出意外了。”
“你韩哥之前也提过。工地材料那边这次把关务必严格,不容一丝错漏。”郑宇说完,见荣诗华还是一脸担心,笑着道,“放心,我们这次的准备,比你想象得更全。”
郑宇想到韩斡在工地上的几处布置,嘴角抽了抽。为了韩斡在妹妹心里光明的形象,还是不把韩斡搞迷信的那一套告诉贝贝吧。
“再上心又怎么样?别的不说,就说三年前的沈氏吧。那位沈老板还不够谨慎吗?”荣诗华为了自家哥哥的警惕心,真是什么都想到了。
沈氏电器如今依然存在。只是比起刚开始蓬勃的发展,如今就只能算得上一般。
当初还曾有经济学家预测,以沈氏的品质和创新,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器市场份额,力压卫氏的电器生意。
只是这个预测刚出来不久,沈氏的电器频频出问题,沈氏的口碑也一降再降。
郑宇也曾经和那位沈氏的创始人见过面。以郑宇的了解,那位创始人并不是会做出以次充好的事情的性格。甚至以那位的谨慎,怎么可能那一阵出厂的电器质量差到小问题不断的程度?
“想不通是不是?”荣诗华见郑宇一直皱眉沉思,笑眯眯地靠近郑宇,“不是沈老板的问题,那就是卫氏用了非常规手段。”
郑宇闻言,下意识想到韩斡在工地上贴的黄符。
“书都白念了。”郑宇摇摇头,“相信科学,别去折腾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
郑宇说着,揉了揉荣诗华脑袋:“好好休息,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外面的事情,还有你哥哥在呢。”
荣诗华轻哼一声,转身上楼。
总有一天她会让哥哥相信,不是每件事都能用现在的科学解释。
然而,郑宇在看着荣诗华上楼的时候,心中已经隐隐地开始动摇了。
郑宇不相信荣诗华不科学的推测,荣诗华也没有被困难挡住。没有郑宇的支持,她这个郑宇的妹妹去北宇的工地,难道还会被人拦在工地外面?
乘郑宇去上班的功夫,荣诗华锻炼完就去了最近的一个工地。
工地历来就十分容易出问题。这种市内的工地万一出事,整个北宇都得遭殃。
荣诗华一路开车到了工地,围着工地转了一圈,有些无语地发现,工地上贴了不少符纸,还都是真正有用的那种。
之前荣诗华在绳编店定制手绳的时候发现,就带了那么一点招桃花效果的手绳就得一万起,也不知道这些贴在工地上的符纸价值多少。许是整个工地的盈利,也不够买符的。
如果自己画,是不是就能省了这笔钱?
荣诗华想着,下了车,走向最近的一张符,想要看看材质。
忽然,鼻尖嗅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荣诗华右手握拳,却渐渐松开。
“记住周围的路线。”荣诗华叮嘱完520,就顺着一股力道倒下。
一个粗壮的汉子咧唇一笑,对身边的同伴道:“还以为郑宇更容易得手,没想到郑宇这妹妹竟然是个傻大胆。”
“傻才好,这种有钱的傻子多点,咱们才有赚不完的钱。”另外一个男声说完,催促道,“快点,这边是郑宇的工地,工地里的监控死角有人定时巡逻。”
“成吧,咱们先带这女娃换钱。”男人说着,和同伴一起,快速将荣诗华搬进不远处的面包车里。
面包车开过几个没有电子眼的狭窄街道,车牌已经换了一个,大模大样地开出城去。
520将经过的位置标注在新增的地图功能,看着弯弯绕绕的前进方向,都快把自己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