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神州十大古筝名曲之一。
也是江南筝派代表作。
神州各地筝派虽然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都大不相同。
而江南筝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
表演的手法也更全面。
此曲最早见于神州琴曲集《神奇秘谱》之内。
该书在题解中写道:
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乐曲取自伯牙摔琴谢知音巅峰桥段,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全曲以轻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相隔两个八度带按滑的大撮。
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的雄伟苍劲;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的手法。
细腻的刻画了流水的不同形态。
由细流涓涓低迴婉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
整部作品绘景写意,旋律更是悠扬流畅。
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这也是杨雪现在弹奏的古曲。
在这个古色古香的书房之内,三盏烛台的光线忽明忽暗。
杨雪端坐在古筝前,优美的音符从她的指尖迸出。
袅袅檀香缓缓升起,缠绕着琴弦,也模糊了佳人的容颜。
千叶先生正在书案前奋笔疾书,颇具古人巨匠的神韵。
淡雅筝音、摇曳烛火、袅袅焚烟,古韵书房。
眼前看到的。
耳中听到的。
鼻子里闻到的。
这一切都让青允感觉异样的舒坦。
自从来到江南之后,他的心神终日紧绷。
虽表面看去云淡风轻,实则一刻都不敢放松。
但在此刻,这一切困扰、烦恼都已经离他远去。
自己的身体越飞越高,越过了高楼大厦,穿过云层。
而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绵连的山脉。
山脉不高,也并不巍峨,更不是什么隐世之地。
在其中一座青山的半腰间,有着一间小道观。
道观的大门上,挂着一块早已腐朽不堪的牌匾。
勉强能够在上面看出青缘观三个字。
道观的门口处站着一位邋遢的老道士,并不破旧但油光锃亮的道袍。
头上的发髻更是歪歪扭扭,歪着肩膀。
脸上带着龌龊的笑容,正对着天上的青允招手。
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感觉到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
老道士脸上的笑容更是让他鼻子一酸。
这个人,一直在自己的心底。
自己疯狂的想念他,自己有很多话要对他说。
可是,自己已经没有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