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现在而言,昆曲早已落寞的不成样子。
国粹已经变成了京剧。
这是有原因的。
老道士就是昆曲的狂热爱好者。
每天晚饭后都会在屋子里播放着昆曲,自己也会跟着哼哼两句。
但每次听完都会忍不住摇头叹息。
昆曲美则美矣,但太考究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了。
一句一个历史典故。
别说寻常老百姓,就是古代的秀才听昆曲都要手里抱着二十四史和康熙辞典才能勉强跟得上。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雅到极致不风流。
连秀才都听不懂的东西寻常百姓更是敬而远之。
但当时昆曲却是古代皇家钦点剧种,只此一种戏曲方可在京城演出。
其他剧种若是出现在京城会被当场缉拿。
戴上镣铐遣返回原籍。
终生不准再进行戏曲表演。
但这种情况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变化。
乾隆大寿之际,大手一挥,天下戏曲即可入京表演祝寿,天下同乐。
所谓的天下同乐就是各地戏曲班子进京后均可落地表演。
这也是古代君王惯用的方式。
和大赦天下没什么区别。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改变了昆曲的命运。
凡旦色之涂抹、科诨,取妍者为花。
不傅粉而工歌唱者为正,也为雅。
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
笑到最后的,是各种扮相,涂抹花脸的京剧。
而在这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生旦净末丑是什么。
而随着京剧的崛起。
昆曲也就慢慢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直至今日也再不复往昔之盛景。
青允没想到会在这家小店里会遇到一个听昆曲之人。
而躺在摇椅之上的老者也没想到一个年轻人居然只听了几句就能知晓这是昆曲。
不觉的从躺椅之上坐了起来:小友对昆曲有研究?
并没有,只不过之前家里长辈却是对此道颇有研究,也是跟随在侧听了几句而已。
他说的是实话。
之所以想到刚才那些,也只不过是睹物思人。
想起了之前老道士经常在自己跟前念道这些而已。
哦?你家长辈现在何处?可否有机会引荐一下?
老者抹了一把蓬乱的头发。
一副觅得知音的狂热之色在脸庞之上显现而出。
已经过世了,所以,你的要求我满足不了,我今天是来看看你这里有没有我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