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3、第63章 风起云涌

丑时三刻,顾府。

顾府后院的西梢间平日乃用作浴房,故而一般会置备几桶凉水以供主子取用。此时,顾禹同舀了几瓢冷水正打算擦身。方才自己……就出了不少汗,现下他依旧浑身滚烫,面颊虚红。

他忽然想起许多年前的一桩旧事来。那时自己不过十来岁,大哥也还未弱冠。一日午后,大哥不知从哪儿弄来了本图册,还邀他一同去看。

他依稀记得那书页上有两个未着寸缕小人正搂抱在一起。不过他当时还不知道那是在做何,自己原本还想问问大哥,但后来芳姨刚巧经过,此事便不了了之。

之后他再未瞧过那样的书画,这大概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有关男女之事的教化。

许多年过去了,若不是今日阿元递给他这两本册子,自己早已忘记此事。但方才那些画面融汇着书上的文字却栩栩如生,不断地朝脑海里涌来。

自从及第以来,他便一心忙于朝事,之时也是屈指可数,可是没有想到现在却……

待他刚系好中衣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叩门声。

“老爷,宫里来人了。”阿元方才见厢房的烛火尚未熄灭,便知道老爷应该还未就寝。

“顾大人,政德殿急召,请您即刻随小人进宫面圣。”前来传旨的黄门太监刻意压低了尖细的嗓音,在靠近房门的地方小声说道。

顾禹同闻言,顿时皱了皱眉。

--

大周皇宫。

当顾禹同刚过昭阳门时,碰巧新任的大内禁军统领、五军都督府同知郭怀也正好经过。两人在路上简单地打了一个照面,便大步朝政德殿走去。

“鞑靼突袭当阳,武阳、归化两县告急。”景祐帝咬牙说罢,直接将那份军报扔在了地上。

郭怀率先捡过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匆匆扫视了一眼后,便抱拳请战道,“陛下,鞑靼人阴险狡诈,经常在北疆肆意妄为,挑衅生乱。臣以为他们此次派小股骑兵来袭,只是意图试探我大周之军备,如此不足为惧。”

“臣请一万兵马,赶赴当阳,且臣允诺新旦之际必定收复失地,扬我国威。”

上首的景祐帝听郭怀这么一说,虽未开口,但心中已经暗自叫好。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这个郭怀还是能堪大用的。

而一旁的顾禹同听闻,遂从郭怀那里接过了军报。他前后统共细读了三遍,想来此事并不简单……

倘若这只是鞑靼的试探挑衅之举,那他们根本犯不着费劲心机地去找借口。何况此次来犯的五千骑兵乃是驻守北元迤都的精锐部队。

迤都距离当阳和狼山有近千里的路途,千里长途奔袭难道只是为了来捣乱而已?

并且那军报上写道,三日前,鞑靼人以商队失踪为由,想要进城搜寻。如此事由当地守备自然不允,胶着了一日后,元军在初八当晚破城而入,强行搜查。

之后便是五千轻骑压境关外,武阳、归化两地请求朝廷派兵驰援。既然北元的计划如此紧密急促,那之后怕是还有大动作……

此时的顾禹同肃正而立,面色冷峻,一言不发。

景祐帝见他一脸严肃的模样,也是眉头紧蹙,“此事太傅怎么看?”

“启禀陛下,臣……”顾禹同刚想回答说自己认为此事应该未完,边疆想来还有新的战报马上就会传来。

但是他才起了一个头,便听见殿前的小黄门高喊道,“英国公张雱,左都督高密,兵部尚书丁酉求见圣上。”

景祐帝一听,立马摆了摆手,宣他们即刻觐见。

几位武将进殿后,很快便开始你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那四人之中有说从灵州增援的,也有建议从北直隶调兵的,还有说要声东击西,攻打后方的……

总而言之,他们的意思都是火速开拔前线,速战速决,毕竟只有区区五千敌军,根本算不了什么。

吵了一个多时辰后,景祐帝见已经快到上早朝的点,便着人在朝会时再议。从寅时到辰时,顾禹同一直未再开口。他认真地听过每一个方案,但依然觉得此事还需深思熟虑。

--

宣政殿。

今日的早朝分外热闹,几乎所有朝臣都参与到了有关战事的激烈讨论中,各方各派滔滔不绝,言辞凿凿。

现下朝中的局势是一边倒的主战,说到底就是请陛下即刻出兵,将鞑靼他们赶回沙漠深处,不毛之地。

景祐帝听了一圈后,心中也有了打算。他命人从北大营调拨两万兵马,着昭毅将军李孚和都指挥使郑万成奔赴当阳。

不过就在他调兵遣将,准备拟旨时,忽然殿外又传来了一名军士的声音。“陛下,前方八百里加急,飞递的军报!”

众臣听闻,马上安静了下来,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到了风尘仆仆的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