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4、第74章 阿拉撕家

弘政殿。

自从顾禹同在五日前的早朝上发表了那番惊世骇俗的和谈论后,大周朝堂上的风向标一下子就变了。

除了少数坚定不移的顾氏门生外,大多数朝臣都站在主战一方,眼下弘政殿内诸位大臣又开始因为押运粮草一事而争论起来。

“不行,老夫不同意。大军已然开拔,这些粮饷若是经由醴河、延北两地再送往前线便太费功夫了。如此耽误了战事,不要说天家会怪罪,老夫自己也会良心不安。”沈太师在听完户部侍郎的建议后,立马就否决道。

“可是沈太人还须清楚,此法路程虽远,但终归更加保险。鞑靼阴险狡诈,我们若是贸然从颖州运粮,那很可能便会将战火直接烧到颖阳。值此寒冬时节,战线一旦拉长,对大周十分不利。”此时户部右侍郎唐笠也坚持道。

沈伦闻言撇了撇嘴,遂低头沉思起来。

哼……更保险?!我怎么没看出来?老夫倒是觉得你们这是在害我!

要知道现下运送军粮一事乃是由自己全权负责,这中间万一出了丁点岔子,那他的项上人头很可能就不保了。

你唐笠又是顾禹同的人……哦,不对,应该说整个户部都是顾禹同的人。所以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故意设圈套打算陷害老夫?

此时还没等沈伦继续说话,只听左都督高率也开口道,“在下觉得若能借道相邻的鄞州也是未尝不可。鄞州距离武阳虽有六百里之遥,但是路途平坦,与粮仓所在的……”

“高都督的提议虽好,但鄞州地处两郡交接之地,极易暴露。下官倒是认为……”这时候前阵子与高率才在政德殿上吵过一架的御史王赞也发言道。

“不不不……两位大人虽然说的都有道理,不过下官以为从灵州直接发粮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各位请看舆图……”沈伦曾经的得意门生许况这时也跳了出来。

%@!@¥\—,!>

一时间弘政殿上的每位朝臣都开始就自己的观点逐一发表见解,大家讨论的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拿出个主意来。

沈伦:……

“沈大人,先前由北大营派去的两万兵马,当时乃是调集了整整三个月的粮草。再者灵州本就有军需粮储,故而这第二批粮饷想来并非这几日所急需,如此还是求稳为上。”

“由醴河经延北运粮,一路有醴水险阻,鞑靼难以突袭,所以户部荐以此条路径。”顾禹同待众人说罢后,才沉声开口道。

沈伦:???

呦嚯……你个叛国贼居然还敢说话?!你给我搞清楚!现在是老夫总理一切后勤事务。圣上的心腹!大周萧何有木有?

沈太师听死对头这么一说,立刻就不爽道,“呵呵呵……顾大人这话说的,老夫就有些听不懂了。眼下征粮一事为何如此困难,顾大人难道不知道吗?”

“太师此话怎讲?”旁边的一众大臣闻言,马上就觉得要有好戏看了。

“这难道不是拜首辅大人年初提议的一赋论所赐吗?”一赋论将各地的徭役赋税全都换成了征银。呵呵……这下好了,gg!

自己就说吧,贸然革新早晚是要出大事的……

顾禹同闻言,顿时笑了笑。这明明就是两码事,军需粮饷、赈灾银款这些向来都是与徭役纳捐等一般赋税分开征收,如此又怎能说是税法的问题?

不过他并未说话,站在他身旁的唐笠便马上回应道,“太师还请慎言,军需一事向来由军储司征纳,还有太仆寺、苑马寺、司农寺和兵部协同。这与赋税又有何干系?”

“当然有关!”沈伦刚想表示一赋法使得大周上下银贵粮贱,这才导致最近的征粮困难重重。但他身后的几名大臣纷纷跳了出来,根本没给自己说话的机会。

“瞧唐大人这话说的,咱们太仆寺只会牧马、养马、驯马。在首辅大人的领导下,在兵部尚书丁大人的管理下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原本站在最末尾的太仆寺丞突然听见有人提到自己的衙门,立马就站了出来。

顾禹同:……

丁酉:……

看来这是开始甩锅了,无论如何咱太仆寺也不能输!

开玩笑……自己这几十年官场是白混的?不管!反正他都是跟着领导办事,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是个管马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听见同僚如是说,现下的苑马寺卿更是坐不住了。“殷大人说的是,额……苑马寺一向以服务天家为宗旨,各项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期间我们还得到了顾大人、沈大人、牛大人、杨大人、丁大人、王大人、张大人等多位领导的悉心指点,对此下官深表荣幸。”

天哪噜……太仆寺专司马政,而我们苑马寺真真只是个养马的机构啊!这回要不是前线打仗,自己压根都没资格来参加这种高级别会议。原本他只是想过来掌掌眼的,哪里知道居然会被cue!

而接下来讲话的司农寺卿则更为夸张,“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皇上他老人家……”

司农寺卿刚刚还在后头闭目养神,因为先前一直没自己什么事,所以他眼下根本不知道上司们已经讨论到了何处。左右无论遇到任何事,先拍拍龙屁肯定是没错的。

沈太师顾禹同一众朝臣:……

其实方才谈到运粮征粮一事,沈伦便想借机将话题引到顾禹同身上。他现在可是众矢之的,不怼他怼谁?

但是没想到这下场面已经完全失控……

两个多时辰的朝议,众臣从粮食说到了马匹,又从马匹谈到了庄稼,再从庄稼讲到了商户,议题已经全然跑偏。

到最后,京兆尹和工部又开始围绕着朝廷应不应当多修茅厕,以及到底由谁出钱修茅厕的话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双方乃至大打出手。

--

菡萏居。

眼下已是巳时三刻,菡萏居的内室依旧昏暗一片,四周悄寂无声。

沈娆这几日好不容易才将府上诸事打理完毕,现在所有大小事宜正按照自己的吩咐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所以她今日十分有理由地睡了一个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