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河畔夜色,赵太平走起了拳桩,于他而言这是除了读书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
大概三更时,赵太平往篝火堆上添了些木柴,开始坐下休息,闭目养神。
而这时,水中仿佛传来了奏乐之声。
赵太平半眯着眼,目光缓缓移向那隐约有奏乐声传来的水面。
此时的水面好像被烧开了一样,涌起了阵阵水花。
很快从水花中走出一队人。
赵太平定睛细看,那一队根本不是人,每一个都是脸色惨白,虽然都经过浓妆艳抹,却掩不住身上散发出来的腐朽之气。
赵太平心里清楚,这些其实不是活人,该是横死在这片水域中的水鬼,或者说是叫河差。
寻常横死的水鬼基本不会像这样成群结队出现,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水域河神或者是河婆、河伯麾下的河差。
苍茫九州山水有灵秀,每个王朝、王国都会代天敕封神祇,山上有山神,水中自然也有水神,当然还有与人更近一些的城隍和土地。
作为大隋王朝重要的水路运河,自然也有神祇坐镇,而且还不止一个。大隋王朝将整条水路运河分成了三段,每一段都有一位河神坐镇,河神之下又有若干河伯、河婆。就像是地方的官吏一样,也好似是一个小朝廷。
河道的神祇负责记录周边百姓的诸多事宜,尽量让地方安宁,百姓们则会以香火供奉,这些香火供奉便是河道神祇金身的根基。
当然,其实水中也不光有神祇,也有不少生灵误打误撞修炼有成,有些大江大河还会有蛟龙之属。有时候这些蛟龙之属的力量比河道神祇还要大,当河道神祇无法压制的时候,地方可能就会遭殃了。
赵太平平日里也读了关于大隋王朝的奇闻秘史,所以对水中神祇的事情自然也是了解的。只不过他现在也弄不清楚从水中出来的河差究竟是河道神祇的河差还是其他修炼有成妖精聚拢起来的势力。毕竟他也不是修士,而且河道神祇调动身边河差办事,一般都会比较隐秘,不会以如此的方式出现。
当然,赵太平拿捏不准的原因还有很多,毕竟他所知的关于大隋王朝山水神祇的奇闻秘史也并不太多,且那些山水神祇的性情也各有不同,或许其中就有那么一两位喜欢招摇的呢,更何况现在已经是三更天,这处河道上的船只都已经靠岸了。而他们所选择的位置又是比较隐蔽或者说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河差从这里出来也不能算招摇。
想到此处,赵太平本来半眯的眼睛彻底闭上了,当然虽然他闭上了眼睛,却依旧保持着警惕,只不过是不想让那些河差误会他在这里有意窥探而已。
河道中的河差越聚越多,这些河差衣着鲜亮,队伍也算整齐。他们出来后直接站在水面上,好似站在平地上一样。
奏乐之声越来越大,一顶花轿浮出水面,那花轿光鲜亮丽好似人间百姓置办婚礼时迎娶新娘子的花轿。
这样的场面,让赵太平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也看过一些山水游记,上面也有近似的场面,写书的之人管着种场面叫作河神娶亲。
这些事情难得一见,却并不一定都是什么好事,若真是河神娶亲,那么娶的是谁?是人?是鬼?还是妖?
目标不同,其事件的性质也不同,如果是人,那么如何与河神共同生活,从最简单的一点来说,普通人的寿命短短几十年,而有香火供奉的河神,只要金身不坏,其寿命要远远长于普通人,且其容貌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可是普通人不同,他们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老,人一旦变老了,再漂亮的脸蛋儿,再婀娜的身材也会因为岁月而腐朽,不用到七老八十,年过五旬之后那河神该与其如何相处?
赵太平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遇到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如今遇到了河神娶亲的事情,脑子自然也不由自主地想了许多事。
不过他却没有贸然行事,一来是河神与山上修士一样,都是不好惹的。人家稍微施展神通,便是江河泛滥,他一个练拳才一年多的普通人,想要在人家面前讲道理,那基本是说不通的。
所以,赵太平依旧眯着眼,想看看这河神娶亲的另一方究竟是谁。
当然,这一切都在悄然之间,赵太平甚至连目光都没有主动投向和定花轿子和河差出现的水面。
河差和轿子都从水中出来之后,那奏乐之声变得更响亮了,而后这些河差簇拥着那顶艳丽的花轿离开水面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