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一章 倒水

找到另外一道,同样标有红色叉号的题目。

献殷勤似的,递到了吴宗翰的面前。

轻声说道:小吴哥,这里还有一道!

麻烦你给解惑一二!

嗯,我看看吴宗翰能猜到,徐文斌不会的题目,肯定不会只有一题。

因而前者的这一举动,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接过试卷,吴宗翰还是习惯性地,一边用笔勾画,一边低声念题。

道:人民警察在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项,不可到其所在单位进行。

b选项,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选项,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认为合适的场所进行。

d选项,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这道题目相比于,徐文斌前面问的那些,难度似乎略高一些。

吴宗翰在读完题后,手里紧握的中性笔,在四个选项前犹豫了许久,也没能下笔勾画。

d选项的答案说它错的话,可能也没什么大错

毕竟在我国的执法环境下,程序周全一点,终归是没有错的

可它出现在单选题里,应该答案是b选项吧?吴宗翰的声音,带着几分纠结,缓缓问道。

对,就是选b!徐文斌见他能准确地判断出正确答案,显得很是兴奋。

吴宗翰越是厉害,他便越发觉得,自己的公安专业知识提升有望。

用食指蹭了蹭鼻梁,然后指着d选项,不解地问道:可我总觉得,d选项也没有错误啊

警察在执法之前,按照规范流程来说,不得先出示证件,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吗?

你这样的说法,确实没有错误吴宗翰点点头,又摇摇头。

拿着中性笔,思忖了一小会。

在试卷上,本题的d选项前,又加了一个添入的符号。

慢条斯理地解释,道:我这么和你说吧

你在做题的过程中,除了普遍的情况外,还要考虑到很多特殊的情形。

就拿这道题来讲,考查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法律法规。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第八十几条,当中的规定。

人民警察在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时,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

在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这一点你知道,我就不多加赘述了。

c项说法,没有固定的法律依据,属于凭空捏造,肯定是不对的。

那么最终的答案,就只能在b选项和d选项当中二择其一。

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表明警察身份。

可这个前提条件你要注意,是在公安机关以外。

举个例子,你在派出所里询问证人,还需要出示证件吗?

当然不需要!

所以,很多特例在解题时,亦要予以充分的考虑!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

我去,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听了吴宗翰的讲解,徐文斌恍然大悟。

情不自禁地对前者,竖起了大拇指。

称赞道:牛啊,小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