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队这一边,场上的指挥官斯托克顿在马刺队完成这一次进攻后,向场边斯隆示意要不要暂停?
斯隆在场边想了一下,觉得现在还是先不要暂停。
再看两三次马刺队进攻再说。
再加上,第三节的即将结束。
一分多钟的时间,最多也就让马刺队再来两到三个进攻回合。
斯隆相信如果只是两三个回合,爵士队依靠自己的进攻能力还能够顶的住。
而多看两三个回合马刺队的这个新的战术体系。
更方便其在暂停的时候,安排更好的防守战术。
虽然大概率在这场比赛是解决不了这个战术的防守问题了。
毕竟这个战术体系的无论是跑位还是发起,都算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战术体系了。
甚至在某一方面来说,比爵士队现在的主战术体系挡拆进攻还要更加复杂一些。
而对于复杂战术的防守,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布置。
毕竟复杂战术的练习和跑位就十分的耗费时间。
如果花费大量时间磨合出来的进攻战术。
被任何一个教练花上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就研究透,并且找到很好的防守方式,也是十分不合理的。
其实在篮球比赛中战术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越复杂就越高级。
毕竟越复杂的战术,其对球员的战术要求就越高。
但并不是每个球员的球商都足够应对复杂的战术体系。
战术体系到底强不强,和实际发挥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更多的还是要看场上球员和战术体系的匹配度。
就比如说挡拆进攻这个战术体系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不算很高。只不过他对使用这个战术体系的球员要求比较高。
并且挡拆战术体系其实不仅仅是爵士在使用,而是很多球队都在使用。
只不过其他球队没有马龙和斯托克顿这一对配合十分默契的挡拆大师。
而爵士队的一系列挡拆进攻的后续变化,也主要是依靠斯托克顿和马龙优秀的挡拆配合衍生出来的。
因为马龙和斯托克顿的原因,爵士队的挡拆进攻才显得那么强大。
甚至,有一段时间个人实力强大如奥尼尔,也一直被爵士队挡在了总决赛的门口。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这个赛季的爵士队仍然进入到了总决赛。
而在总决赛之前的西决,就是爵士队和拥有奥尼尔,科比的湖人队进行。
而这个时候的湖人队,还没有迎来菲儿杰克逊。
自然奥尼尔和科比也没有开始使用三角进攻。
所以在面对爵士队的挡拆二老以及十分完善的挡拆体系,直接被四比零带走。
徐亮在刚刚完成进攻回防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脑海中的系统评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徐亮发现在系统中关于进攻的评分,突然间出现了变动。
进攻:85(87)(括号内为进攻体系加成后数值。)
这么换算下来,相当于这个青铜级别的进攻体系对自己进攻属性的加持达到了2%。
可不要小看这2%的加持,虽然说2%换算到100的总评分中,也只是两点的评分加持。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两点的加持会让徐亮的进攻实力直接进入到下一个阶级。
只不过为什么这个数值的加成都已经打到这个时候了才出现?
徐亮想了想,感觉很有可能是自己之前的进攻并不是通过这个青铜级别进攻体系来进行的。
所以自然进攻体系的加成没有办法体现。
而刚才那一球是完全以自己为核心,进行进攻跑位和完成进攻终结的。
这自然也就让青铜级别的进攻体系真正的发挥了作用,所以也让徐亮的进攻评分发生了增加。
这么想来的话,邓肯的防守实力之前徐亮估计得还算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