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应淡淡睨他,问道:“近段时日可有地动发生?”
土地模样长得虽不俊俏,但看着是个踏实可靠的,他手掌一翻,掌心上顿时出现了本古旧的册子。在翻开数页后,他捏着书角的手一顿,说道:“回禀神尊,三年后戊子月,将有地动。”
“三年后?”长应眉心一皱,“若仅是山崩,未见地动呢。”
土地又翻动手中册子,说道:“前日便有,但未记录在簿,并非凡间既定之劫,是凡人无意招来。我手中这万事簿,是从观穹阁来的,经由司命之手,俱是由其亲自卜算得出。”
“前日?”长应蓦地抬眼,一双黑眸陡然化作金色。
土地低着头,看着手中那薄册,缓声道:“前日亥时,虎啸岭上忽有山崩,是涝灾所致,究其根源,小仙斗胆猜想,是因凡间君王气数将尽,他孽障缠身,王朝将倾,比既定的时日早了不少。”
长应眸光黯黯,本无意将这凡间的君王放在心上,但心觉古怪,这君王的命数为何偏偏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往后几日可还有山崩?”她寒声问道。
“此月内,小仙辖地中并不见其他山崩。”土地稳声道。
长应颔首,又问:“不知这虎啸岭怎么去。”
土地立即从袖口里取出了一幅绘在兽皮上的舆图,“神尊且看。”
长应将那舆图接了过来,很快便在上边找到了虎啸岭所在。她将舆图折好放入芥子中,随后手一抬,一炷半人高的香陡然出现的手中,如剑一般被她甩入了庙前的香炉里,那香上青烟腾起,盘曲蜿蜒的模样好似白龙。
土地见状双膝及地,缓缓伏下了身,“多谢神尊赐香。”这福德……怕是他百年都攒不来的。
长应蓦地离去,到了乔木山庄前,却发觉渚幽已带着那两只妖走远了。
渚幽未刻意隐藏气息,且还张扬得很,似是恨不得告诉所有人,朱凰来过此地。她如今身份特殊,虽说看似与魔主为营,但谁也说不准,更何况九天也未下令将她追回,故而这凡间值仙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守好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长应皱着眉头,令神思回到九天,寻到了观穹阁上。
司命此时仍在卜算,得将百年后凡间的万事簿也给编出来,早些交到各地值仙手中。他正摇着铃,忽觉耳畔有风呼啸而过。
他猛地回头,却瞧不见人影,这几日又怪事频发,不免多想,呵斥一声道:“何人装神弄鬼?”
“我。”一缕烟陡然化作人形,但却不是躯壳,只是个影子。
司命连忙颔首:“神尊。”
“华凌君的命灯,找出来了么。”长应冷声问。
司命手臂一抬,掌中顿时出现了一盏灯,灯中明火燃得正旺,瞧不出本分孱弱。他道:“神尊,命灯在此。”
“此灯的油纸已被烧成灰烬,小仙寻了许久才将其找了出来,所幸未被埋得太深。”
长应颔首,看这命火未有熄灭的迹象,略微松了一口气,说道:“你且将他这命火盯好了,若命火弱下,立即传讯予我。”
“如何传?”司命懵了,他还能找到神尊踪迹不成?
此话刚落,站在他面前的人影忽地一淡,转而凝成了一颗金珠悬在半空。
司命将华凌君的命火隐去,连忙伸出双手去接,冷不丁被这金珠冻了个正着,险些一个撒手就把这珠子抖了出去。
他不顾这金珠上散着的寒意,将其捂紧了,说道:“听闻不动佛邀天帝前去,询问对付魔主事宜。”
“不动佛?”长应面色寒凉,“除他之外,还有谁。”
“四法王皆在。”司命低声道。
“看来他们已有主意。”长应朝那命火又看了一眼,“可惜,他们暂且逮不住观商,观商的后路可太多了。”
司命瞳仁骤缩,“若连九天也不能将其制服,那三界……”
“有一些事,玄顷不便开口,待我寻到华凌君转世,便由我亲口道出。”长应神思一离,立在凡间的躯壳蓦地睁眼,她吹出了一缕龙息,龙息循着渚幽的气息追了过去,而她一个转身,往虎啸岭的方向去了。
苏府方向,祸鼠正想逮个凡人问问路,却见渚幽抬起手臂,将她给拦住了。
远处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背着箩筐路过,扎着两个辫子,身子骨瘦瘦弱弱的,竟是个小姑娘。
撼竹愣了一瞬,见渚幽转了转手腕,连忙将祸鼠的肩摁住了,带着她一同隐匿了神行。
那小姑娘本就走得慢,更别提背后还背着个装满了木头的箩筐,她双肩战战巍巍的,额头遍布密汗,却紧咬着牙关一声也没有吭。
她低着头,看着地上的碎石子一步步往前走,冷不丁瞧见了一双墨色的绣鞋,那鞋上好像绣着的是凤纹,寻常人哪敢穿这样刺绣的鞋,更别提那针法有多巧妙了。
寻常家的姑娘,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学女工了,她自然也知晓些许。她脚步一顿,蓦地抬起头,好似撞入仙境一般,怔怔地盯着眼前人移不开眼。
世人常说天上仙皎若秋月,大抵就是这样。
小姑娘看傻了眼,就像被迷了心一样,半晌竟退了一步,好似被惊动的羊羔。
渚幽垂眼看她,总觉得这丫头有几分像长应稚儿时的模样,只是长应那时已淡漠似冰,面上再寻不见半点别的神色,哪还能像这姑娘一般,瞪着一双黑黝黝的眼,一副既惊讶又害怕的模样。
小姑娘没吭声,回头看四周无人,又怯怯抬了一下眼。
“你可听说过苏府?”渚幽问道。
小姑娘点点头,“我娘亲在苏府中浣衣,我替厨房来拾些木材。”
“你一人来拾木材?”渚幽皱眉。
小姑娘又点头,虽还有几分谨慎,倒也顺从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