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客气,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有什么事情以后你可以直接跟我说,不用通过你小姑姑!
是,王爷!
一个男人心中有想法都不敢跟我说,要借你小姑姑的口,这就不是男子汉所为了!
王爷,我知道了!
张大强和李问同乘一辆马车来到了太学。
太学的先生和官员见到李问忽然驾临,赶紧出门迎接。
令众人惊讶的是,张大强竟然和李问同乘一车而来。
行了,都起来吧!李问摆了摆手。
就在此时,一些学子也走进了太学的大门。
他们看到李问纷纷行礼。
孤顺道过来看一看,好久没来太学了,太学是我大周培养栋梁人才的地方,将来这些学子们都是国家的肱骨大臣,所以,他们的学业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有没有最近学子们写好的策论,拿给孤看一看!
太学的院长马上差人将最近学子们考察的策略拿过来给李问看。
今天不用上早朝,所以李问有点时间。
李问拿起某位学子的文章仔细地看了起来。
其他学子在远远的看着张大强。
李问忽然来到太学还不够令人震惊的,张大强和李问同车而来,那才是令他们最震惊的事情。
原本以为,一个寒门学子是傍上了祝老,傍上了祝家,没想到现在是傍上了摄政王。
之前真还是小瞧这小子了,没想到他背后的靠山是摄政王!
对呀,他是摄政王的人,我们又多了一个敌人!
没想到张大强是摄政王的人!
嗯,那我们需要和他接触。摄政王能亲自送他到太学来,说明他和摄政王的关系很亲近,不知道他是怎么搭上摄政王的,我们以后要多多的跟他接触!
站在不同位置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李问看得认真,其他人也就不敢聒噪了。
太学一个院长不知怎么莫名的就觉得很紧张。
因为李问这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是一张一张的翻着看,看完了就放在一边。
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李问将拿过来的策论文章,看了个七七八八。
这就是他们写的文章?李问声音冰冷,明显带着一丝怒气。
是,王爷
杜院长,你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他们还只是学子,学业未成,自然见地不够深厚!
这些策论,何止是见地不够深厚,简直是乱弹琴!
就这样的水平,将来何以担起我大周的栋梁
论点不着边际,论证肤浅,完全是空空其谈,坐而论道!
他们知道一亩稻田产出多少稻子吗?
他们知道一头驴子一天能吃多少稻草,需要喂多少粮食吗?
李问发飙,站在门外的那些学子们纷纷跪了下来,一副噤如寒蝉的样子。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带着这些富家子弟们去京都附近的兖州,找一个村子住上一个月时间,看看普通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生活过得究竟怎么样,好好让他们体会体会,然后回来再给我好好的写一篇策论,拿到我面前,如果再写出这种让人看一句就想吐的东西,你的脑袋就未必能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