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同学们:?!?!?
历史老师反应过来后,化了漂亮淡妆的脸蛋忽然被气起了一道红晕。这虽然是全校状元预定、学神一样的存在,她想不到他会这样为姜瑶瑶说话。
联想到他们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什么五个孩子、什么大小官司的,还搞丢一个老校长……
思索一番,她昨日气势汹汹叫来何清风,路上碰到柳君德,只看到女生根本就以别人反应不过来的速度翻墙跑了。柳君德何其严格,批评她还差不多,求,有什么好求的。
启夏冷淡的眸子在朱丽身上停留片刻,又小声道:“不好意思啊朱老师,实在是,”他微微一顿,“我后面这座大神,比较难伺候。”
朱丽:……
教室里嗡鸣片刻,门口立了个穿盘扣青衫的人,柳君德鹰隼般的眼神看了教室里面一眼,把朱丽叫出来,道:“朱老师,是这样的。昨天你和我汇报的关于姜瑶瑶课堂答题的内容,挺重要的,今天也有史学家来了,有史怀仁他们。姜瑶瑶呢?哦,来上课了啊。那……我能不能打扰你教课,让她出来一下?”
朱丽:???
就那个什么《道歉经》、那什么个“死缠烂打”?重要?史学家?
等她踩着高跟回教室,气势明显弱了半分。教室里人约摸听到柳君德说话了,个个面面相觑。朱丽示意姜瑶瑶出去找一下校长之后,是没半点心思上课了,只是照着念课本的后半部分。
这一章乐成知识点大半部分围绕着姜之瑶,姜瑶瑶都把课本都给改了,编纂课本的史怀仁都来了,她还教什么教?
她也不知道那女生交了什么奇怪的运气,上一次是把“秘色瓷配方无人知晓”的考点给改了,这次又……
讲到姜之瑶性格这里,她终于觉得干巴巴念课本没什么意思,又发现教室里同学几乎都在刷手机,气氛实在不妙,干脆点一个最后一排的同学提问。
“刘敬芳,你来说说,姜之瑶的爱好、性格特点。”朱丽心想,她姜瑶瑶就算再嚣张,再懂姜之瑶,也改不了这里的内容。
标准答案是从皇帝御赐的那十米石碑上扒下来的,“宅心仁厚”啦、擅长育子啊、才女她文风典雅流丽啊,有颇有济世天下的才略啊……
一直没在看书的刘敬芳是姜瑶瑶同桌。她平时成绩很差,蓦然被叫起来后,思索了很长时间,眼瞅着朱丽又要生气,才慢吞吞地说:
“爱好么……喜欢扎堕马髻,长白裙。”
朱丽:???
“中午喜欢吃蒸菜,这种比较天然的食物。”
朱丽:???
“最喜欢的歌曲是《丹凤朝阳》,没事儿她总哼哼。哦,性格直爽,的确有那种传说中的‘大家之风’,但也有我们普通女生的憨态可爱。”
“说话有理有据,经常出乎大家的预料。”
“学识极其渊博……”她看着朱丽的眼睛,心想不知道自己讲了这么多,总得有一句符合课本吧,课本上史学家那么厉害,总有一条扣得上她亲爱的同桌吧。
“会爬树。身、身手不错。”
朱丽:???
另一边。
柳君德先把姜之瑶带到自己办公室,关上门后,才非常恭敬地说:
“听闻您课上自称姜之瑶,这事情,我是很相信的。”
姜之瑶缓缓“哦”了一句。
“早在那次小礼堂期中语文考试,我就发觉您非同凡人,不只是答题,言谈举止也颇有古风。你的那篇骈文,我当时即交给一些姜学研究者,他们均以为是哪里又出土的姜氏原著重见天日呢。”
“昨天你在操场上,我也看到您衣服上手绣的‘举步看虫蚁’。我本人也是姜氏书法的爱好者,您的字形我熟稔于心,信服这也是不曾出土过的,您恐怕是最近才撰写且绣制的作品。”
姜之瑶点点头:“唔,是这样,看来柳校长比旁人对我了解多了呢。”
柳君德又道:“不过,有些事还是打算给您添麻烦了。其一,就是我那些个姜学朋友,要一睹您当前的芳容,打算问您一些小事。不过您放心,不过是一些他们从前搞不明白的、悬而未决的史学调查。”
“其二,由于魂穿这种事,常人根本闻所未闻,也几乎不相信。如果您的事情让天下知道的话,恐怕也不是太方便。”
“故而,朱丽那边我会解释,你们班同学那边,我也会让何清风做好部署。已经知道你是姜之瑶的人,都不会将这件事情再大肆说出去。”
祖奶奶:“嗯,这样也好。”
最后,柳君德才对她深深道歉:“昨晚让您的父母,又或者是监护人?让您来上学,实属无奈啊。我也没什么本事,自知不可能劝您来上学。可是你也知道,当下是小明城重振校风的时候,我们这里……非常需要您。”
姜之瑶按了按太阳穴,想起之前那句“为了子孙后辈,你们都是我子孙后辈”的话,也被迫再次点头了。
她这才跟了柳君德,去了坐满史学家的那个屋子。
…谈天谈了一整个下午,祖奶奶她几乎口干舌燥。
等到快日薄西山,大家准备散席,会议室的人才听到外面的吵闹声。
“哈哈哈哈,你们开玩笑呢?校长和姜瑶瑶开会?有什么好开的?”
“哈哈哈你们屁也不知道,不要影响我看姜神!”
“有什么好看的?昨天还听说她打架,打完了又和老师吵架,校长能怎样,还夸她不成?”
“哎嗷嗷嗷嗷呀,不和你们说了,我们姜神马上就要出来了!!”
柳君德眼睛很不悦地眨了眨,跟姜之瑶出来的时候,那群不明真相的姜黑粉,俨然都想不到姜瑶瑶会获得这种殊荣:
史学家一个个眼眶通红,像是哭了很久似的,颤抖着嘴唇不停地和姜瑶瑶继续握手,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更是极其虔诚地和姜瑶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