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嘉靖皇帝心中所想,文人也该在冬天里蛰伏,等到春天,或许就会重新焕发出生机。
文人的路断了,可是“人”的路更宽了!
自此事之后,文人的地位在大明朝直线下降,很多教书育人的老师傅,都不得不面对窘迫的生活,倒是些武师过得逍遥自在。
等到杨光启回过神,黄锦已经步履沉重的走向了那个手握铁锈钢刀的苍老身影。
苍老身影看到黄锦前来,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他倔强的直起身子,将手中残破不堪的钢刀举到瘦削的胸前,狠狠的拍打了三下。
“黄字军第三大队钢刀兵贺漠风,参见黄大人!”
声音嘶哑,却直上云霄,压住了呼啸的寒风。
此人,是一个老兵,曾经追随过黄锦。
“好好好!”
黄锦伸手,托住摇摇欲坠的贺漠风,一连说了几个好字,他的眼眶中湿润,托住贺漠风的手也是微微颤抖。
他太激动了,激动的有些失态。
当年的峥嵘岁月,一下子浮现在眼前,四五十年前的黄锦,鲜衣怒马,意气风发,跟随在嘉靖身边,用手中钢刀,砍下了黄字旗的赫赫威名。
大草原之上,狼烟便起,草原人看到随风鼓荡的黄字大旗,都会狼狈逃窜,这是黄锦的功劳,更是每一位黄字军普通军士用生命换回来的荣耀。
“咣当!”
贺漠风手中的钢刀掉落在地。
黄锦呼出一口长气,将贺漠风的干瘦身躯,缓慢的放在了地上。
眼睛紧闭,带着一丝泪痕,胸膛不在起伏,贺漠风已经死了,他原本年纪就大,经历过当年的战争岁月,身体已经耗损严重,便留在了玉门城中。
这一呆,就是几十年,直到闻听皇城中有大人物前来,贺漠风拿起自己的钢刀,从病榻挪到城门前。
或许是天命,亦或是巧合,在贺漠风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见到了黄锦,亦如当年参军时的模样。
安详,贺漠风安详的死去。
黄锦未曾说话,用沉默对抗着心中的悲戚。
身后之人全都默不作声,目光凝聚在贺漠风身上,想象着几十年前,贺漠风追随黄锦奋勇杀敌的模样。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云天的思绪悠远,跟其他人不同,云天在现代生活中曾经多次感受到那种军魂的动人心魄,是对抗外族的民族英雄,是反抗侵略的中华脊梁。
“走吧!”
沉默许久,黄锦神色恢复,只不过临行之前,将贺漠风掉落的生锈钢刀捡起,随手给了身后的云天。
可以看出,刀是贺漠风的最珍贵之物,也是象征着黄字旗的精神传承。
杨光启躬身祭拜,嘱咐王铁牛将贺漠风隆重安葬。
一行人继续向着将军府进发。
玉门,随处草原和大明的边界,地理位置显要,可是常年的荒废,让其规模一直保持至今,没有扩大。
幸亏杨光启一直注重边防,玉门城的防御还算坚固。
小原守在门口,远远的看见一队人马朝着将军府过来,连忙缩回了脑袋,向着李飞燕的房间跑去。
“小姐,小姐,大人物来了,你可得抓紧准备准备啊!”
破门而入,小原神色慌张,不过进入房间之后,小原彻底呆滞。
哪里有什么小姐,只剩下一扇打开的窗户,向一张嘲笑的巨嘴。
“糟糕,小姐跑了,这可怎么办?”
临行前,李光启郑重嘱咐过小原,让其帮助小姐挑选几身衣服,更要规范一下言行举止。
可是眼下,小姐都没了。
小原欲哭无泪,早知道就一刻不离的跟着小姐。
将军府外,一匹枣红色的骏马疾驰而过。
骏马之上,李飞燕一身猎装,英姿飒爽,迎面撞向缓慢行进过来的黄锦等人。
巷子窄,被玉门的一众官员和围观的群众挤得满满当当。
李飞燕身在骏马之上,冲出将军府,速度极快,根本来不及减缓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