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的宴席持续到深夜,嘉靖心情格外的好,一连跟朝臣们干了多杯。
等到酒醉之后,黄锦搀扶着其离开。
至于其他的朝臣,在看到嘉靖皇帝陛下走后,全都一窝蜂的散去,没有人搭理杨光启。
这让其颇为无奈,不过这种情况,他早就预料到,自己在皇城之中没有任何根基。
皇帝陛下在的时候,他们害怕皇帝陛下的权威,便会对杨广启恭敬。
可这都是表面现象,等皇帝陛下一走,瞬间便会失去庇护,杨光启成了光零零的一个人。
“哎,难做啊!”
杨光启叹息一声,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人陪同,一路出了皇宫的大门。
冬日的大明皇城,格外清冷,已经是深夜,宽阔的街道上,除了路边的积雪,没有一个人影。
呼出的空气,在寒冷中凝结。
杨光启抬头看向天空,那里一轮明月高悬。
“明月好啊,月色宜杀人,血溅五十步!”
一路漫无目的的走着,杨光启发现,清冷的路边,竟然还开着一家小店。
店中,有昏黄的灯光露出。
杨光启啧啧称奇,踏步走了进去。
房间很小,可也能够抵挡寒冬的风雪。
杨光启抖了抖身子,将刮到身上的雪花抖落,几步到了房间内的柜台前。
“老人家,有醒酒汤吗?”
杨光启用手敲了敲柜台上的木头。
柜台上,是一个沧桑的老人,年纪约莫有七十岁,正趴在木柜上打鼾。
在小房间的中央处,可是燃着火红的木炭。
“谁?”
听到有人叫自己,老人家从睡梦中惊醒,看了几眼。
“老人家,您这酒家还开不开啊?我要一碗醒酒汤。”
杨光启看着自己的眼前的沧桑老者,又说了一句。
“奥,有客人来了,醒酒汤,有有有,您先稍坐会,我去给您做。”
老人从木柜上起身,走路已经不稳。
在古代,年纪七十岁,已经是很大的年纪。
杨光启坐在一把破旧的木椅上,看着自己面前颤颤巍巍的老人,忍不住开口说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外边做生意啊!”
“哎,不做生意我吃什么啊!”
老人叹了一口气,从一旁的桌子底下掏出一些做醒酒汤的材料,然后用一个陶罐,装满水,在炭火上炙烤。
“您的孩子呢?”
通常,在这么大的年纪,早就是由子女来孝敬。
在古代,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可是极大的罪过。
“都死了,几十年前打仗,我一共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就没有回来过,他们都死了!”
老人家说起自己孩子战死沙场的事情,显得十分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