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一章 对话

东南沿海便是这日本国的倭寇,时常三五成群,聚成一两千人的队伍,手持日本刀,逃窜到东南沿海的各个小镇,大肆的烧杀抢掠,每次等到大明皇朝的官兵得到消息,前去支援,那些狡猾的日本倭寇,早就狼狈逃窜不知所踪。

久而久之,大明皇朝的军队和日本国的倭寇,就成了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只是这个结果总是不尽如意,老鼠偷吃完毕,而猫姗姗来迟。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大明皇朝的防护力度不大,因为东南沿海,疆域广阔。大明皇朝的军力有限,不可能构筑起严密的防线,他们只能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城镇驻守官兵,至于那些穷山僻壤的城镇,朝廷也会战略性的放弃。

可惜那些日本国的倭寇十分狡猾,在接连两次的攻打城镇中,受到了朝廷官兵的埋伏损失惨重,他们便也学会了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如此一来双方又进入到了僵持当中。

但是,最受伤的还是东南沿海各地的老百姓,他们成天提心吊胆,担心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日本倭寇,在某个夜间就会窜出来,高举着手中锋利的大刀,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青海镇就是如此的一个景象。

所以此次杨光启从大明皇城,不远千里来到东南沿海,就是为了进一步考察,然后制定一个周密的防护措施。

只不过,在接近一个月的考察过程中,杨光启的眉头愈发紧皱,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要想彻底消灭日本国的倭寇,那就要将他们的老巢一网打尽,直接挥兵百万,杀向日本国,将其全部斩杀。

如此一来,那些日本国的倭寇,也就成为了无根之萍,在海洋当中渐渐漂泊,成不了任何的气候。

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远的目标。

日本国距离大明王朝较远,中间又有着千山万水的阻碍,如果从陆地上出兵,十分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海中远渡过去,以其人之道,还彼之身,让日本过也尝尝大明皇朝巨型军舰的威力。

只可惜,在大明皇朝,闭关锁国的几百年中,很多造船的技术和能工巧匠,已经荡然无存。

杨光启心中也是有些感慨,他身为军队之人,自然知道,在多年以前大明皇朝的海军,曾经浩浩荡荡,裹挟着天朝上国的威势,沿着东南沿海,一路向南,沿途之上,无数的藩国臣服。

在一些历史画卷当中,杨光启也是得以见到那些巨型的大船,长约百丈,高几十丈,一艘船上,便可容纳千余人,简直就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如果能够拥有百余艘这种巨大的海上战船,那么杨光启便可以横渡海洋,直接奔赴日本国的腹地,将其彻底斩落。

血债还需血偿。

对于杨光启来说,兵家向来以严酷著称,他可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日本国的倭寇对大明王朝的子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必须以十倍百倍报复之。

在青海镇当中行走了片刻,到处都是人间地狱般的场景,断壁残垣,破败不堪。

杨光启的眉头深皱,不过当他走到一处山坡之时,看到了隐约隆起的坟堆和刚刚燃尽的火焰,心中一动便吩咐道。

“速去周围看看还有什么活人没有,看看这到底是哪一只的日本倭寇,犯下的滔天罪孽?”

侵犯大明皇朝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主要分为四支。他们就跟山川之上占地为王的山贼一般,有着自己的严密组织和规范。

每一只的倭寇团伙,都有着各自的首领,他们在日本国被称呼为海上四大将,但是在大明皇朝这边,则是被称作海上四害。

朝廷中的大小官员对于四害可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效果很微弱,几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在朝廷众多大臣的建议下,这镇国大将军杨光启便千里迢迢来到了东南沿海,亲身探查倭寇袭击的相关情况。

这对于杨光启来说,之前在大明皇朝当中便听闻了东南沿海深受倭寇祸乱之苦,如今到了东南沿海,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在一处处被毁坏的城镇面前,杨光启目露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