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了点头:这就对了,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死者之间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他们或许看起来都是被吓死的,可他们真的能被当做一回事?死亡时间不同,身体素质不同,等等我们要分析的太多了。
最为关键的一点,我觉得,他们虽然同样是惊吓过度而亡。可吓死他们的东西,真的是同一种?
若兰应该是得到了启发,语气急促:没错,师兄你说的没错!这一点,确实是我们的疏忽!
网上的舆论,以及死者那极其相似的死状和死因,都对警方产生了误导!或许,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老实说,我也是今天刚刚才想到这一点。
正如若兰所说,之前我们都被误导了,下意识的觉得那些死者都一样。
他们有着太多的共同点,都是家暴者,都曾经直播家暴,如今都是被活活吓死!
网上有些人甚至觉得,能够吓死人的,一定是超自然现象。
比如说,复仇使者,冤魂索命!
可作为警察,或者说是作为侦破案件者,最不应该的就是被这种舆论引导。
当我们的思维受到错误影响时,也正是中了凶手的圈套。
死者不应该一概而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
从无数的相同点中,找出不同之处,或许才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我们俩在电话中又探讨许久,皆是获益颇多。
很多时候,灵感就在这火石电光的一瞬间迸发。
只要能够稳稳将其抓住,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针对接下来的侦破方向,我和若兰达成共识,各自准备开始着手调查。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每个遇害的家暴者,彼此间并不认识,也毫无联系。
甚至连他们的性格,也都不尽相同。
有些性格偏激,暴躁易怒,很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伴侣大打出手。
而有些平时看起来老实木讷,可喝完酒之后,完全变成另一个极端。
最令我们感到好奇的一位,他平时看起来完全像是正常人,表面上跟妻子也算是模范夫妻。
可每每晚上做了噩梦之后,就像是月圆之夜变身的狼人一般,狂躁异常,疑似精神分裂。
在施暴之后,他会痛哭流涕的恳求妻子原谅。
如果不是看在他平时表现不错,每次家暴后反而加倍讨好,或许妻子早已经不堪忍受。
这些性格各异的受害者,对害怕的东西怎么可能一样?
可如果不是有着相同的恐惧,凶手又是如何逐个分析受害者心理,将其活活吓死的?
要是能解开这其中的疑惑,或许我们就已经距离成功不远。
人的一生中,经历颇多。
但对人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童年。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无奈彼时因为年幼,往往见识不多,天真无暇,世界无比狭小。
往往对大人来说无关紧要的一件事,对于孩子,却无异于在整个世界掀起惊涛骇浪。
而一个人最深的恐惧,多半也来自此时。
有孩子年幼时遭遇家暴,或脾气暴躁,或胆小懦弱。
有孩子年幼时不被重视,有可能长久带着深深的自卑,也有可能用极端的方式来博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