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甚至还是最近刚刚发生的案件,对这一点,我再清楚不过。
凶手不可能为了一本小说,故意制造凶案,更不可能制造出各种毫无关联的凶案。
一时间,我觉得自己毫无头绪。
不自觉的再次点入那最后的选项,我心里很不舒服。
哪怕那些读者确实不知道这是真实事件,为什么没人肯选择生这个选项?
在各自戴上面具的网络上,人性的黑暗面暴露无遗。
不知道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犹豫良久之后,我也注册了一个读者号,点下了生这个选择。
点完之后,我顿时觉得心里舒坦了许多。
尽管在评论区中,已经有读者骂我脑残,骂我是什么圣母白莲花,可我依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这种脑子一热的举动,我已经多久没有做过?
从小到大的教育,都让我要理智,要冷静。
但到了这种时候,我发现,我依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纵使世界一片黑暗,我的心依然对美好充满向往!
关闭网页,从各种评论中挣脱出来,夜寂静的可怕。
我的脚步始终不能停下,每耽误一秒钟,姜雯的危险也就增加一分。
甚至凶手还有可能再次出手,下一个遇害者随时有可能出现。
整个案情已经在我的脑海中过滤了无数遍,我尝试着从每一个疑点下手,却始终一无所获。
许久之后,我点燃一根烟,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烟草的味道我一向很厌恶,可在这种时候,它却难得的让我有片刻放松。
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些直播视频在发了会呆之后,我突然浑身一颤,注意到一个十分细微的小细节。
但那种感觉转瞬即逝,很难抓住。
我深吸口气,随手掐掉手中的烟,迅速翻出各种直播视频。
这些都是网站或者一些粉丝录制的直播视频,其中有姜雯,也有张豆豆和袁巧巧等遇害者。
拿姜雯的直播视频和那些亡灵直播相比,两者有着难以察觉的差异。
颜色丢失扩大了!
直播都会开美颜滤镜,瘦脸,柔光,等等,一套下来,连背景都会被p成画。
因为柔光效果开的太高,有些本来应该在影像中呈现的东西,就会丢失,或是变得非常难以察觉。
相对于姜雯的直播,这几个人的录像,表面色调都很接近,清晰度也差不多,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几个人背景以及服装,脸部上,颜色比较淡的地方,在经过处理后,颜色会丢失。
姜雯的也会,但是没有他们几个丢失的面积大。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又调出几个人以前的视频来对比。
果不其然。
比如,袁巧巧失踪那天穿的衣服上的银扣子,她以前录制时,多层滤镜后,隐约能看清扣子的边际,还有紧贴着边际内侧的一圈线条ashash尽管这一圈线条仅有一根头发丝宽。可是,她死后播出的视频里,扣子只能隐约看出一个发着光的边。
再比如张豆豆,张豆豆原本鹅黄色的衣领,在直播的时候,变成了淡黄色,而她死后播出的视频里,却是再度减淡一个色号。
误差很小,却一直存在。
而会出现这种状况,说明,这些死后播出的视频,后期力度比死前的直播力度要大。
凶手一定在掩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