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为沐青词会逃回赵国。
元清寒也这样想的,所以他几乎把所有的搜查重心,都放在了从祈国到赵国的商路上。
可实际上,沐青词留在了临渊府。
当天夜里她跳下城楼后,用排霜剑减缓了下坠,借着‘火树银花’炸开的瞬间,吸引众人的注意。
沐青词迅速的把斗篷脱落在了原地,然后从灯笼底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青色斗篷把自己掩住,混在人群里装做若无其事的离开了。
不得不说,有几分运气的成份。
但沐青词也无所谓,她敢肯定自己就是没跑掉,元清寒也不会把她怎么样……顶多继续羞辱她呗,她也习惯了。
沐青词逃出来的当夜,她就凭着自己的身手,随便找了一户人家偷了几件衣裳,把自己的华服全换下来装包袄里了。
然后,沐青词拿着母亲沐念夏给的印鉴找了一个夏时轩的分店。
当时怕泄漏身份,沐青词拿出来的印鉴,只是沐念夏平时给大丫鬟们出来办事时用的印鉴,她对夏时轩掌柜自述的身份也是借鉴的竹春。
然后在夏时轩掌柜的帮助下,她弄了一个假身份假路引。
沐青词没敢走远,因为这种假身份平时糊弄下还行,真要过重要关隘,人家认真一查,估计就会被发现了。
沐青词是不想被元清寒抓回去,可她更害怕被什么乱七八糟的小官吏抓起来羞辱。
但沐青词也不敢住在闹市,思量了一下当初宋圳私访的思路,她最后选择在临渊府下的一个县城萧山县落脚。
沐青词拿的印鉴级别不高,所以能调用的东西也有限,她凭这个印鉴,最多只能在夏时轩支取一百两银子。
她请掌柜的帮她花了十两银子买了假身份和路引,又让掌柜帮着找了个婶子,照料她坐车来萧山县。
所以等沐青词到了萧山县的时候,她包袄里除了自己穿出来的一堆不可能拿去典当的华服首饰,就只有八十四两六钱银子了。
沐青词没有委屈自己的习惯,来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中人租宅子。
找了个城里不临街的小一进宅子,一年租金议好了是九两银子,承租五年,押金五两,中人润金是谈好一家一半,算下来便是四钱五。
沐青词现在大约能看懂大部份的契书,她扫了一眼,怕不放心,又去衙门找了个文书居中,又花了一钱银子。
如此一来,加上婶子和她的吃吃喝喝,很快家底就只剩不到七十两银子。
沐青词发现这银钱花起来真快,可不能这样了。
主要她也不知道怎么赚钱。
老实讲,沐青词从生下来,就是只管伸手要钱,从来没自己赚过一文钱。
但进了宅子,该办的家什还是要买的,沐青词随便置了置新被面、床单、茶具、水碗、浴桶之类的……
而且在沐青词眼里,她已经是挑最便宜的买,结果还是很快就用掉了二两多银子。
这个婶子姓苗,是夏时轩掌柜给找来的,听说老实本份,会干活,还话少。
当时议好包吃包住,一个月给一两银子月钱,掌柜说苗婶子家里没春种钱了,所以先找沐青词要了三个月的月钱,沐青词也给了。
看着暂时似乎没什么大开销了,但总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事呀。
沐青词睡在屋里,开始琢磨着怎么赚钱。
她听说过母亲沐念夏出身寒微,凭着一身的本事,在二十岁左右,便已经名满天下,成为了各国公认的首富。
她虽然没母亲这么多本事,但总归应该能养活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