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其中原因防弹也很难不理解她的决定,很多时候人是想红的,就像那个时候迫切想拿到一位的心情,红或者拿了一位之后,待遇也不一样了。
可那也并不意味着红就是一切了,像谢小扇这样,虽然称不上有多高的认知度,但是能接到角色,持续产出好作品,可能才是演员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些人非常幸运,她们的脸就适合特定角色,遇上好的导演加上本就对口的天赋,命运就好像为她量身打造一样。
可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运气,她们只能在烂片里打转,拿着6分的剧本演成8分的角色。
就剧本来说,谢小扇已经足够幸运了,她有拿过6分剧本,可更多的是8分。
她会高于导演和剧本去发挥角色,可能这种直觉也是天赋的一种。
这种直觉让她的努力变成的正向反馈,即使这条路走的人很少,可耐着性子磨角色,努力一定不会辜负你,即使谢小扇不够有名,也提名了许多国际大奖。
只是差了那么点运气,没能拿奖,不过提名就已经是实力了,得奖却是运气,她总是差那么点运气。
就像这次放弃《小姐》女二号,转身进了《敏书》剧组,有《小姐》的珠玉在前,即使《敏书》表现不俗也仍被其掩盖锋芒。
何况《小姐》还在海外引起巨大的讨论,即使错失金棕榈,它也无疑是16年韩国最受瞩目的电影,横扫青龙百想15个提名,代替她出演南淑姬一角的新人也拿到了青龙女新。
这还是她的出道作品,可当初谢小扇拿到大钟女新却是出道两年,经历过十三提零中,才在次年八提一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就是在今天,也有争议认为谢小扇是捡漏,大钟只不过是为了回暖关系,才让她拿了那年女新。
要不是同期上映的《釜山行》抢走大半热度,估计《小姐》会是年度最佳韩影。
16年末的确是神仙打架,《小姐》、《釜山行》热度居高不下,《敏书》夹缝生存,制作剧本和主演不拉胯的演技,也勉强生存下来,在女性群体中获得自来水安利,实现了票房逆袭。
不过口碑却是两极分化,女性普遍产生共鸣的同时,男性却觉得冒犯不满,甚至上升到演员本身,进行了严重的网络暴力和上千条辱骂。
《敏书》的片名来源于谢小扇的角色名,可她在片中只能算女二号,身为女主,名气又比谢小扇大的多,金惠秀受到的攻击比起她的只多不少。
本来在剧组中相处很愉快的两人,在拍摄结束后也会经常聚聚。
“我还以为自己犯了多大的罪呢。”
金惠秀喝了口烧酒这么说着,她出道这么些年,也不是没有被骂过,人嘛,红了总是有争议的,但是这种无妄之灾还真是第一次。
出现在搜索相关的词汇挤满了特指女性的嫌恶网络用词,也幸亏她俩都没有开通社交媒体,不然也不知道会被骂到多惨。
“我都不知道《敏书》到底哪里刺伤到他们敏感的神经了?”
谢小扇也不知道,其实《敏书》的故事很简单,不过就是丧偶式育儿,金惠秀饰演的孙善英原本是一家公司的hr,因为意外怀孕休假在家。
其实说是休假也不准确,她还得完成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接送儿女上学,照顾巨婴丈夫。
善英的哥哥考虑到她曾经有过产后抑郁,提前给她找了一个夜班保姆。
夜班保姆只在晚上工作,善英只需要半夜醒来喂一次奶。而她却不想让陌生人照顾自己的孩子,拒绝了哥哥的提议。
但是很快,善英就感到后悔,生产完的她即使在半夜,也得不停的起来喂奶,换尿布,然而丈夫却睡得像死猪。
她被生活折磨的苦不堪言,丈夫却只知道玩游戏。最后,善英在女儿不停的哭闹声中崩溃了,她拨打了夜间保姆的电话。
谢小扇饰演的角色敏书就是这个夜间保姆,她之前还真做过类似的工作,所以演起来得心应手,顺便一提,金惠秀为了演好善英这个角色特意增肥摧毁了自己的完美身材。
敏书的到来让善英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即使一开始她有些不放心年轻的敏书能不能照顾好孩子,可敏书就像个田螺姑娘,任何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任何困难在她那里都能迎刃而解。
她们的关系越来越好,甚至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在敏书的照顾下,善英重新有了活力,可某天敏书却突然说要辞职。
理由是,善英已经不需要她的照顾了。
善英自然不肯,争执之下她们发生了车祸,奇怪的落水的车里却没有敏书。
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敏书这个人,善英的曾用名就是敏书,敏书只是善英幻想出来年轻时的自己。
家务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做的,她只是在崩溃的边缘选择自救而已。
标签是喜剧,电影本身却是丧偶式婚姻“男默女泪”的可怕,起到了绝佳的避孕效果。
“可能是因为那件事吧。”
《敏书》上映时间很不巧,正好撞上了江南站杀人案件,而这件事本来就成为了影响极大的社会事件,直接成为了韩国女性运动广泛爆发的□□。
而电影本身就算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也难免被扣上了女权的帽子,就是出演的金惠秀和谢小扇也被卷入其中,就算不发声也会被认为是女权代表。
韩国社会的厌女现象不是个例,也不是韩国特色,更不是东南亚特产。
臭名昭著的极右网络社区“日佳”本就是厌女情绪的大本营,因为《静书》的出现他们更是开始组织狙击出演者,上传大量侮辱金惠秀、谢小扇ps处理后的照片。
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这只不过是光州民主化运动33周年前后事件的完美复刻重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