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人类自己,才能主动去学会那些忍耐与等候,把仅有的美好延长,再延长。
希德却感到羡慕。
因为他什么也学不会,自然什么也留不住。
漫长的岁月里,所有反复被拿出来消解寂寞的美丽回忆里,很多的细节已经磨去,只剩下强烈的情绪与感受。
切身而痛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是他从人类身上继承而来的财产。
悲。
喜。
爱。
恨。
在地狱的时候,“情绪”这种东西是极其模糊的,也许有,但是他们也绝对无法辨认这种感情的名字以及意义。
所以生活总是浑浑噩噩的地过去。
没有喜欢的东西,没有讨厌的东西,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喝只是为了解渴,睡只是为了打发掉夜晚漫长无趣的时间。
而萨诺斯教会了他“恨”。
他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原来这种被火灼烧心脏与骨髓与灵魂的感觉,叫做“恨”。
恨意,如同燎原之火。
焚烧他,毁灭他的理智。
从史蒂夫和托尼身上,他学会了“悲”。
别离时突然涌上来的哭泣的,让他难以忽视也难以释怀,真正的痛彻心扉,几乎要丧失所有的斗志。
不舍,不舍。
舍不得离开,也舍不得死。
布鲁斯和“joker”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一体两面,让他觉察到了人类感情复杂的源泉,觉察到了一种强大的来自于人的内心的力量。
那就是。
无穷无尽的。
接着,他见到了巴基。
他猛然间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像是幽魂般附身在别人体内,自言自语地透过别人的身体来讲述着自己那忧郁的故事。
所以他坚定不移地说——他要把巴基带走,他不愿意让巴基像他一样沦为孤独与寂寞之神的俘虏。
至于彼得和克拉克——他们是“喜”与“爱”这两门课程的好老师。
希德难以忘怀那些美好的回忆。
烟火会下的游乐场,深夜小公园里关于未来关于梦想的谈话,晚会中最后的一次对视,电话机前的无语凝噎……以及在午后小眠时难以启齿的爱抚,深夜梦醒时在枕头上闻到的香气,每一个有人陪伴的夜晚,孤独堡垒中沉默凝重的散步……
希德了解人类胜过了解他自己。
每一点对人类的认识都是他一步一步真真切切体会到的。
在体会的过程中,了解,认识,寻找。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寻找自己。
接着他发现了自己所有行为的不堪与冷酷。
像是一系列的酷刑。
是对那些善良人们的虐待。
他是技艺高超的窃贼。
偷走了别人的情和爱,远走高飞,甚至不留任何消息。
他很坏,极端的坏。
又很可怜,可恨的可怜。
无端,他感到冷。
而如今,也没人能够替他同感这样的冷。
“……”
他深吸一口气。
冷却心里冒起的暖火。
天色慢慢黯淡。
希德却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