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45

宛芝的事暂时算有个了断,李芬芳回去的脚步都轻快不少,还记得给自家男人打包一份拉面。

和老板借的饭桶,报张平江名字,表示明天就让他送过来,老板也同意了。

张平江说自己待城里的时候就在食堂吃也不完全是真话,偶尔还是会下馆子,只是没以前那么频繁,老板们对他都挺熟悉的。

回到宿舍,李芬芳用钥匙打开门,门开的瞬间,一股子淡淡奶香味就扑鼻而来。

父子俩现在都醒着,大的躺在床上,小的坐在爸爸胸膛上,这会儿是套着小毛线袜的脚丫子往爸爸脸上蹬,蹬着还笑出声来了。

爸爸一声不吭,仿佛就是小的高兴就好,他无所谓。

“你还让耀耀蹬鼻子上脸了。”李芬芳把桶放桌子上。

张平江见媳妇回来,坐起来:“芬芳,我都等你好久了,带了什么回来?”

“拉面,你趁热吃,我来带耀耀。”

张平江:“芬芳你怎么知道我还没吃晚饭的,饿坏我了,就泡了碗奶粉喝。”

“和耀耀抢吃的还好意思说,你一个大男人,喝白开水不是一样吗,奶粉可是耀耀的饭,耀耀,爸爸是不是很小孩子啊。”李芬芳已经吃过晚饭,并不饿,陪耀耀玩了。

“咿!咿!”

李芬芳:“耀耀也说是呢……江,装面的桶是拉面馆借来的,你明天记得还,就你带我去过的那家。”

“嗯,我明早就去还。”张平江把桶里的面倒进大碗,这样吃着方便,明天是真要上班了。

有宝宝之后,到处都是宝宝的东西了,就连张平江宿舍也是,奶粉尿布,宝宝专门吃辅食的小勺都给带来了。

李芬芳和耀耀昨天来的,明天下午就回去了,就待三天不到时间,宝宝的东西却是十分齐全。

张平江几口就吸了半碗面:“芬芳要吃口拉面吗?”

李芬芳:“不用,我和宛芝吃饱了回来的。”

“啊。”妈妈不要,耀耀张开嘴巴,露出两颗小乳牙,做出要吃面条的样子。

“不给你吃。”张平江对耀耀说完,故意吸拉面吸很大声。

李芬芳也没指责张平江的幼稚行为:“多久没喂耀耀了?”

“耀耀五点醒来的时候喂了一次,三分之一瓶奶。”

五点,现在已经六点多了,李芬芳给耀耀压了点香蕉泥,有香蕉泥吃,耀耀不羡慕爸爸了,偶尔发出几声咿呀,瞧着像是要爸爸看他吃香蕉泥。

“这事你怎么想的,别人家承包田,你怎么承包茶园了。”昨天村里开会说取消工分以及承包的事,村里所有人都去了,连小孩也跟着去。

他们家耀耀都被爸爸抱着去了,毕竟讲的是件大事。

年过完开春,村长就要全体村民来开会了,工分取消,田地各家承包。

这没什么,李芬芳也就听听,他们家男人不种田,她自己在家干些小活赚的钱也没比种田少很多,早几天知道的男人也问过她田地的事,他没打算承包田地,就算承包田地也是叫别人干。

李芬芳想法和他一致,不打算承包田地,这事就揭过去了。

哪成想今天上午又去开了个会,四五户人家,李芬芳被张平江带着去了,耀耀仍旧在爸爸怀里自娱自乐,小宝宝无忧无虑,大人可不能无忧无虑了。

她家男人上午居然站出来说要承包茶园,承包茶园不是承包田地,村子里采茶虽然已经初具章程,种茶的地方也改叫万岳茶园,是的,已经不是北水村一个村子的事了,带上镇的名字了。

承包茶园是这么随便的吗?他们自家肯定做不好,要请工人,这中间要不少人,钱都是他们自家出。

茶叶又不是粮食,粮食怎么样都有销路,茶叶呢,茶叶要找谁买?茶叶谁会买?

他拍个脑袋就决定的事,有没有考虑她的想法?

一连串问题冒出来,李芬芳整个人都不是很好了。

张平江:“茶叶有钱赚的,芬芳你放心吧,不会亏的,我有路子。”

四五户人家没有一家愿意站出来承包茶园,他虽然觉得时间早了,但错过这次机会,以后不一定能不能再有机会。

按去年前年的情况,赚不了多少,亏是不会亏的,今年他承包,签字这些搞好了,就能自己放开做。

李芬芳:“你有什么路子,全亏了怎么办,咱们的茶叶以前有名字,这么些年了谁还记得,然后你是想把家里的钱全砸进去?”

她现在的心情简直糟糕透了,连带着表情都不是很好。

耀耀许是感觉到妈妈心情不好,分了个自己的布娃娃给妈妈。

小朋友一共就两个布娃娃,还都是别人送的,一个宛芝阿姨送的,一个小阿姨芸芸送的。

芸芸过年送给小外甥的娃娃,她现在是初三学生了,整天都泡在书本里,但有时候早点放假了,还是会先过来看会儿小外甥才回家。

接过儿子递的布娃娃,李芬芳勉强对儿子扯出一个笑容,哄了儿子几句,放儿子一个人玩。

张平江:“芬芳,我们的茶叶比你想的有名,上午爸开会,叫的是有条件承包茶园的几家,我也算进去了,我爸既然叫上我,想来也不需要避嫌。”

能叫上他,显而易见,这不是个轻松活计,出钱肯定不会再从公中出来,需要他自己来,前期就一直花钱,还看不到收入,谁愿意做呢。

他看得长远,承包茶园还是利大于弊。

李芬芳:“别人不敢,你就敢了是吧,你胆子怎么这么大……家里的钱你只能拿一半,剩下的你要拿,日子也不用过了,我带着耀耀回娘家。”

上午几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人想的,茶叶这种东西实在太虚了,这么多年过来,当家的都已经换了一批人,大家和她想的也差不多,就觉得这钱是打水漂,不如种粮食来得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