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的故事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天空一道彩虹,
水底一条蛟龙。
彩虹与龙相逢,
世界都会感动。
头顶一片蓝天,
脚下万丈深渊。
深渊与天相连,
便是春光乍现。
忧患意识
说《易传》之前,还得先说《易经》。
经,包括三个部分:
六十四卦的符号。
它们的卦名。
卦辞和爻辞。
卦辞是说明全卦要义的。
所以每卦只有一句。
爻辞是说明各爻要义的。
所以每卦有六句。
传的种类就多了,有的还分上下篇。古人说是孔子写的,但恐怕靠不住。因为《易传》中的许多思想接近于荀子,应该是战国末到秦汉初的作品。
那就先说两种最重要的:彖辞和象辞。
《彖辞》(彖读如团,去声)也叫《彖传》,总论各卦的基本观念,一般先解释卦名,再解释卦辞。在目前看到的《周易》这本书里,它们都排在卦辞之后。
《象辞》也叫《象传》,说明卦和爻的象征意义。
解释卦的叫《大象》,排在彖辞之后。
解释爻的叫《小象》,排在爻辞之后。
两种《象辞》性质不同。
《小象》一般比较具体,《大象》则往往是对卦义的哲学和伦理学提升,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没错,这正是乾坤两卦的《大象》象辞。
值得注意的,还有既济和未济。
前面说过,既济是上坎下离,水在火上,所以干什么都能成功。但是它的《大象》象辞却说: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也就是说,你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呀!
接下来,未济的《大象》象辞也说: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也就是说,你要小心谨慎,别看走眼呀!
成不成功,都不轻松。
难怪《易传·系辞下》说: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忧患也不奇怪,因为《周易》表现的是农业民族的智慧。农民很不容易的。春天把种子播下去,秋天才能把粮食收回来。可是一场大雨,或者一场冰雹,弄不好就什么都没有了,怎么能不忧心忡忡未雨绸缪呢?
周是农业民族,所以周人忧患。
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是胜利者。
胜利是突如其来的。武王伐纣时,周人的综合国力根本就没法与殷商王国相比,他们的盟军更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然而怎么样呢?仅仅三十多天,中华大地就换了王旗。战败国的贵族们甚至不得不改头换面,参加新政权的开国大典,对敌国的祖宗行礼如仪。
此情此景,让周公倒吸一口冷气。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西周文明的奠基者。他看着那些殷商贵族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得想了很多:天命无常啊!我们周人会不会也有一天,沦落到穿着别人的礼服,跟在别人后面去祭祀别人的祖宗?
必须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