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刘让的婚事
徐贵妃使尽换身解数,才换得渊帝的谅解,今夜也颇为得意的坐在一旁,频频和渊帝举杯,那银铃的笑声落在皇后眼底,颇为刺眼。可胥皇后不动如山,带着和煦的笑容,雍容华贵。
太子妃携太孙给渊帝祝寿,献上太孙亲手写的寿字,渊帝十分欢喜。
尧儿的字比太子强多了。渊帝欣慰感慨道,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太孙一番。
一旁的太子的眉头微蹙,脸色不大好。
见太孙乖巧可爱,徐贵妃趁机提到,陛下,让儿,允儿年纪大了,何不早些成亲,多生几个孙子让陛下欢喜?
二皇子刘让只比太子小两岁而已,可太孙都三岁了,刘让却尚未成亲,徐贵妃心里十分担忧。刘让刚因靖王府的事情,狠狠的惹怒了陛下,因此徐贵妃不敢只提刘让,顺带捎上了刘允。
刘允如今年纪大了,虽口吃难解,但其他实务上,倒也十分勤恳。渊帝也另眼相待。
渊帝心情好,当即道,他俩的亲事,我心中早有成算。刘允年纪小,却踏实诚恳,在吏部的事务上做的十分好,我早已和于大人说好,将聘于家长女为刘允妻子。
吏部尚书于氏,十分年轻有为,才四十岁就能做到一部尚书,除了家族给力,个人能力那是决计不差的。再过个十多二十年,前途不可限量。
这倒是门好亲事。一旁胥皇后感慨道,允儿憨厚,于大人正直,翁婿相得,陛下好眼光,也是一片慈父心肠。
渊帝颇有几分得意,允儿是朕的儿子,朕自然要为他多打算打算。
徐贵妃忙道,那让儿呢?
一提刘让,渊帝的脸色立马冷了,刘让心胸狭隘,行事狠辣,若说起来,真该关上两年,好好磨磨他的性子。
陛下,让儿已经知错了,您就原谅他吧。徐贵妃温柔小意的说,让儿年纪大了,再不成亲也不像话,他毕竟是您的孩子。
渊帝沉吟片刻道,朕自有安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因此徐贵妃便不敢再问。
第二日,渊帝下旨为二皇子刘让和三皇子刘允赐婚。
聘谏议大夫崔尚之女崔沁柔为二皇子妃。
聘吏部尚书于泰之女于嫣儿为三皇子妃。
得到消息的徐贵妃颇为不高兴的抱怨,好歹允儿的亲家还是一部尚书,谏议大夫无甚实权,怎么陛下为让儿寻了这门亲事?
徐贵妃平日里少了些见识,但三公主可是从小身边教养嬷嬷们精心养大的,因此三公主道,母妃平日里少听写奉承话,多读些书。
徐贵妃不耐的挥了挥手,那些书太无趣,不如画指甲,逛花园,选首饰。
谏议大夫崔尚,乃清河大房的嫡系子弟,前朝,崔氏共出宰相12人。虽自本朝开始,五姓之说不在兴盛,可崔氏依旧风光无限。依我看,父王给二哥指的这门亲事,心底是偏袒二哥的。三公主道。况且谏议大夫那可是清贵的职位。
徐贵妃一听,眼睛都亮了。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