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语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往前走,自己表现的太聪明,竟然显得没有穆木那么老实可靠了。
于是刘语嫣开始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现在在周海鑫的观察期。只要自己老实做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大家觉得自己是可靠的,时间一长周海鑫也会觉得自己可靠了。
有了这个自我安慰的想法之后,刘语嫣等的就安心多了。
搞活动是商品经营常见的手段,刘语嫣在的公司也不例外。送空调罩,是开业以来就有的优惠活动。有些价格较贵的,或者可能会成为回头客的,或者二次以上购买的都送。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空调衣,样式老气,白送也不要。
定空调罩是周海鑫自己去谈的,因为是长期客户,价格也是几年没变。当时讲好,什么时候要货什么时候发,年底付款。每年大概要付款五到六万。刚开业的前两年,买空调和要空调罩的顾客有很多。近几年随着空调店越开越多,电商业也一日比一日成熟。客流量明显没有前几年那么多了。
做空调罩子的老板薛贵路过得天市,想起这几年也没怎么见过周海鑫。打电话约了时间,买了礼物就来到了周海鑫的办公室。
当时周海鑫刚刚开业,找了几家做空调罩的公司比较了一下。薛贵公司的价格和产品都算公道,便定下了他们家。后来订货、打款,都是底下人在做,细算下来周海鑫和薛贵两个人其实没怎么见过面。
俩人见了面,基本客套过后,两个人都有些尴尬。这俩人又都是人精,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将话题移到生意上。周海鑫“关心”薛贵的生意,薛贵简单回答后。
薛贵说:“这两年什么行业也不好干,我看你的订货量这两年也是少了不少。”
周海鑫虽然不知道订货量,但是也知道自己公司这两年的销量的确是不如前几年。于是笑着说:“对呀,都差不多。希望能渐渐好起来吧。”
两个人又简单聊了一会儿后,薛贵才告辞要离开。周海鑫热情的说请他吃午饭,薛贵说自己要赶车,推掉了。
薛贵走后,周海鑫在心里开始盘算。订货越来越少,没涨价钱,总价却没减少;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怀疑的是仓库;入库是一大批点了数入进去的。出库是一小包一小包出的,都是整包,在仓库里不拆开。每小包里装二十个,整包带走不现实;而且仓库里的监控没有死角。
空调罩是店长从仓库领出来后,谁用谁再找店长领。店长和周海鑫认识二十多年了,周海鑫是信得过的,也知道她管理员工极其严格。
想来想去竟然觉得可能是付款时出了问题。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财务问问付款的时间段了。偏偏付款是年底,所付的期限又不是一整年的。有时候付前十个月的,有时候又是前十三个月的。而周海鑫的原话是:“上次打给薛总的钱,是哪几张单子的?”
付过钱的单子,穆木混着放在一起,做成了凭证。
她没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的找出来答复周海鑫,而是过了两三天才对出来当时付了哪几张单子的钱。穆木觉得自己这项工作做的有些拖拉,有些、、很是内疚,给周海鑫的时候脸上带了不自在。
穆木的表现和给自己单子时不自在的表情,看在周海鑫的眼里,周海鑫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问题出在穆木这里,他猜想穆木很有可能吃了回扣,只是单子做的真实,自己找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