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山上采山楂,为了躲避山贼,最后把山楂都丢了,回来为文宇治伤,一阵忙乱,莫晴晴把做冰糖葫芦这事儿就丢在一边了。
这天她一进门,就被小武和绿萝拉进小武的房间。
小武献宝似的拿出一筐红彤彤的山楂给莫晴晴看,脸上还带着得意的小表情。
“这从哪搞来的?”莫晴晴问。
“从山上采的,我看你和大哥上次为了采山楂都受伤了,就去山上采的。”小武道。
“什么?你上山了?谁让你去的,这么危险?”莫晴晴一听就急了,连发炮珠似的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小武无奈的撇撇嘴:“我没有跑远的山,我就在学堂附近的山坡上摘的。”
绿萝捂嘴笑道:“晴姐姐,你不必担心,他胆子没那么大,才不敢一个人上山去来。”
“谁说我不敢的,我是怕大哥大嫂担心才不去的。”小武不服气的回嘴。
眼看两个小人儿又要开始斗嘴了,莫晴晴赶紧拉住他们:“现在你们帮我把果子洗干净吧,等会儿给你们做好吃的。”
听说有好吃的,两人欢天喜地的出去洗果子去了。
莫晴晴让紫娟去买来冰糖,放到平底锅里,加一定比例的水熬煮,待到糖稀变黄变稠之后,将锅离火。然后将菜板清洗干净,上面用手抹上一层冷水,然后将用竹签串好的山楂在刚熬好的热糖上轻轻一转,裹上薄薄的一层,迅速放在冷的菜板上冷却一会儿,看上去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就制好了。
小武和绿萝一人一串,吃的赞不绝口。莫晴晴和紫娟忙着趁着热糖,把剩下的山楂都裹上糖稀。
莫晴晴把做好的糖葫芦插在做好的稻草把子上,红彤彤的一片,非常好看。
“紫娟,我们家乡在冬天,街上有不少人就这样扛着去卖。”莫晴晴笑着介绍。
“晴姐姐的家乡必是个极好的地方吧。”紫娟羡慕道。
“嗯,是极好的,有很多的好吃的好玩的。”说起家乡,又勾起了莫晴晴的心事,平时忙忙碌碌不觉得,逢年过节,停下来会想。
刚好文宇进来,听到了她们的对话,看到莫晴晴的表情,他就知道,她想起家乡了。
忙岔开话题。
“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如我们送些给县令府吧,你不是说他们家的小公子十分可爱吗?送些给他吧。”
“你还没吃,就知道好吃。”莫晴晴笑着递给文宇一串。
文宇吃了一口,就夸张的大赞好吃。
莫晴晴想着这一阵子县令忙着剿匪,又遇袭,夫人只怕也会跟着担心,不如趁年下有空,去看看她吧。
莫晴晴让文宇扛着扎着糖葫芦的稻草把子,一起去县令府,路上这糖葫芦着实引人注目,有几个小孩子吵着要,莫晴晴分给他们几串。
进了县令府,大家都在看这稀罕玩意儿,小公子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拿着糖葫芦吃的满嘴都是糖渍。
莫晴晴看县令夫人面上好似总有愁云,忍不住问:“夫人有什么心事吗?”
“唉…”夫人叹了口气,不言语。
小蝶在旁边抢着说:“还不是为着那些山贼,县令这一阵子愁的都不着家了。”
“上次不是去搜过山了吗?就算没有抓到,至少这一阵子也不敢再来了吧。”莫晴晴惊讶道。
“这也难说啊,这山贼也要糊口的,断了他们的财路,只怕要狗急跳墙。”夫人忧虑道。
“大人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考虑,吉人自有天相,会有能人来相助大人的。”莫晴晴安慰道。虽然这也只是些例牌安慰的话,不过县令夫人听了,却也宽慰些。
从县令府出来,莫晴晴对文宇说:“世人都想做官,我看这做官也未必开心,看周县令这样辛苦,家人也担心,还不如我们做些小生意,平平安安的过活。”
文宇摇摇头:“也未必,若是这里兵荒马乱,治安不好,我们的生意也未必能好,所以说要想治小家,先得治大家,没有社会秩序平稳,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安宁,你不觉得最近铺子的生意比之前要少了许多吗。”
莫晴晴一想,还真是,原来只道是临近过年,大家都在家不出门了。现在看来这一段时间这里闹山贼,大家都人心惶惶,消费都少了。
“文宇,我看你现在的见识比我强了。”莫晴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