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3章 粮缺

我们要粮!我们要粮!

城中一片纷乱,百姓们挥舞着拳头,铿锵有力的呐喊着。他们面目狰狞且苍白,有些已消瘦得脸颊凹陷,唇色发白。

你们这些狗官!私贪百姓救济粮,只供给那些王侯贵族!陛下在时何曾如此亏待百姓!快开门!当中一人跳起来怒道。

官府大门紧紧关闭,里面鸦雀无声也不知还有没有人在。但各个官家内还飞出阵阵炊烟,可见钟鸣鼎食之家都不缺粮,他们都在各自过着逍遥日子,置百姓于水火之中。

官府不管,我们就去扣御鼓!一人跳上台阶,振臂高呼,这些狗官欺压良民!太子殿下绝对不会不管我们!他可是为国为民的储君,是陛下的嫡子!父老乡亲们,都随我来!

百姓们一呼百应,如蜂拥而来的蚂蚁齐齐涌到了宫门脚下。

御鼓,顾名思义便是御赐之鼓,但凡官府不能决断之事或是官府颠倒黑白未能明察之事,百姓皆可到宫门之侧的金龙九重阶上去扣击御鼓,以求宗人府令官下查。

弘显法制严明,在楚祯的统领之下更是数年没有冤假错案,百姓们的小事在府衙解决,大事则刑部公断,没有一桩案件是二次上诉。因此,这九重阶已多年无人登上,那御鼓也多年未响了。

青年们抡起鼓槌,阵阵敲响,其余父老乡亲已是腹中饥困,头晕眼花只在那阶上坐下,双目渴望而带着一丝泪花,这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若太子不下令开仓放粮,他们很快就会饿死!

这才不过半月时间,怎就没粮了呢!太子勃然大怒,听得外面的鼓声,每一下都似是锤在他的心上。

回太子话,武临禁军在外驻守,恐怕是将粮商都拦截住了。京都中大部分的粮都需供给守宫禁军,这粮仓比平常要多消耗数倍,这半月来已是消耗殆尽了。殿下半跪着的将领眉头深锁。

太子怒目横眉,就像一只盯着猎物的贪婪野兽,斜眼瞟向了角落里束手站立的一人:费爱卿,你不是说你已笼络了王氏外戚,将军粮已送到边城米仓了吗?怎的城中军粮紧缺,你还不命人押送米粮?

费文卿身子一颤,豆大的汗珠瞬间抖落掉地,他像个做贼心虚的孩子被这么点名是神色慌乱起来,他颤颤巍巍侧身抱拳:启禀太子,微臣确是让王氏外戚收购了米粮,但不知为何微臣传了三封信都是有去无回,杳无音信。

废物!太子不等他话说完便是暴怒如雷,上前一把揪住费文卿的衣领,本太子让你入宫服侍母后,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个吃软饭的了!

费文卿牙关打颤,双腿是瑟瑟发抖,腿间不禁涌出一阵热流:太子恕罪!且给微臣三日时间,微臣定想办法为太子运粮!

太子嗅到一股难闻的骚味,顿时双眉一皱,如丢垃圾般将费文卿甩开,鄙夷望着他啐了一口:没出息的孬种!你听听听这御鼓的声音,你等得了三日,他们等得了吗!

费文卿虚软跪地,叩头如捣蒜,口中喃喃念着求饶之语。

太子冷哼不屑,背负着手傲然望着殿下的文武官员:真是一帮废物,几个贱人百姓都让你们束手无策!本太子给你们一日时间,将外面的那群贩夫走卒给安抚好了。要么给他们放粮,要么你们便给他们三跪九叩,求得他们的宽恕!

文武官员都白了脸,走出殿外时就如枯萎的槁木,彼此面面相觑什么也说不出口,只是摇头唉声叹气。因为他们的背后都是禁军弓兵,只要他们敢说一句抱怨,立刻便会万箭穿心。

安大人!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那鼓声戛然而止,杂沓的脚步声传来,百姓们小跑而来,面色愁苦而焦急,身子前探想开口而又不知从何说起。

安在贤亦是低下头不知如何劝慰百姓,半月前那次宫廷变故在他心底也是有些疑惑。只是太子为储君,若不是证据确凿谁也说不了他意图不轨。陛下至今下落不明,他派出去的人也都了无音讯,如石沉大海般不知所踪。

这当中必有蹊跷,只是他未敢明确。而且文武官员大多都以站在太子那边,他若冒然举官弹劾监国太子,只怕会连累无辜而动不了太子分毫。

诸位百姓,安某不才府中尚有余粮。若诸位不嫌弃就先到府上,以人口为限领去一斗米,且先安置几日吧。安在贤温声抱拳,态度谦和有礼。

百姓们一怔,其中一人上前道:大人,我们不要你的粮,我们要的是那些狗官私扣下的粮!明明陛下有旨为我们城中百姓屯粮以备不时之需,足够城中百姓十日之用。但是那些狗官悄悄将粮不知运到哪里去了,任由我们在府衙前如何呼喊他们都不见人,可见定是心里有鬼!

对!对!百姓们纷纷附和,抬头瞧着那金碧辉煌的大殿,眸中已浮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恨意。青年者皆双拳紧握,咬牙切齿,妇孺者白眼不屑,老者则是捶胸顿足唉声连连。

霎时间,城中已是形成一片凄苦之境。无粮供给,盗贼横生,老弱妇孺之家皆是雪上加霜,就是有些积蓄的小商小贩也有钱无处花,千金难求一斗米。馒头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的能充饥的干粮也是能吃的都吃了。

京都人口众多,但凡出现粮缺则难以添补。安在贤一府之力又岂能奏效,只是他已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垂头丧气的打开府门,能救一日便是一日。

安大人唉声叹气,难道能叹出百斤粮饷不成。嗓音温润深沉,只见一人身着素白色轻衫,头上系着白绫抹额,神色略有些沧桑,但那眼睛里却是露出超乎常人的精光。

陆公爷!百姓们纷纷呼道。

陆国公坦荡走出,手里握着一封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