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越接近洪县,洪湖的水位越高,即使一阵清风也能翻起巨大的浪花。
蒋跃亭已经将沧县最好的船找来给武元青用,不过,船依然不大,在这样的洪湖上行船摇晃的厉害。
雨还没有停,不过已经小了很多,楚念念倒是没有半点晕船的意思站在船头迎风破浪亢奋的厉害。
这是他们一行人看到楚念念第一次不是因为睡觉和吃的而感兴趣。
洪湖的水位涨了多少?武元青问船工,船工以前就在洪湖上行船捕鱼,对洪湖特别的熟悉。
回王爷,差不多有一仗多,将近两丈吧。船工很恭敬的回答道。
以前也发过这么大的洪水?武元青接着问。
或许发生过吧,但我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这是第一次。船工说道。
武元青和船工聊着天,武元青很喜欢和船工聊天,船工说了很多捕鱼捞鱼的趣事,武元青听的很开心。
船在洪湖上大约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洪县城下。
这洪县已经不能进去了,洪水已经到了洪县县城城墙的半腰。
县城内不断的加固,不然早已经冲塌了。
船工直接将船开到了洪县县城城门下。
王爷,这里原本就是洪县县城城门,不过里边已经用沙土堵上,不然整个县城早已经被冲毁,如果洪水再不退,这县城的城墙也坚持不了几日了。
武元青他们的船到达城下,片刻之后,城墙上用绳索滑下几个人来。
下官杜兴,湖州同知,参见王爷。一个中年男子满脸胡茬,头发蓬乱,穿着一些破旧的官服,跪在武元青面前行礼。
下官洪县县令王子乔参见王爷。另外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也是穿着一件破败的官服。
都起来吧,在这里见面就不用多礼了。武元青摆摆手叫跪在面前的官员起身。
湖州同知杜兴和洪县县令王子乔起身。
他们又客套了几句,然后和武元青一起进了船舱。
洪县县城里现在是什么情况?武元青问。
缺少钱粮,主要是粮食,好在王爷昨日派人送来了不少,解了燃眉之急。
县城里的树叶,树皮基本上已经被吃完了,如果这洪水再不退,只有将县城里的人全部都转移出去,因为这县城的城墙,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杜兴回答道。
武元青眉头微蹙,面色阴沉,不过,情况似乎没有他想象中那么严重,至少没有出现吃人的情况。
王爷,如果能在这两日将洪水退去,县城定然会安然无恙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遭殃。王子乔说道。
王爷,下官已经和王大人商量过了,准备将洪县县城里的百姓全部都迁移出去,可是一则没有那么多船,二则,如果制造简易的船只容易落水,淹死将不计其数,这几日,洪湖水泛滥,不仅水深,而且伴随着大风,浪非常的高,极简易的船伐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别用。
湖州同知杜兴看向武元青,面色憔悴,但却非常的冷静,这次王爷来了,下官们也就有了主心骨,该怎么做还请王爷拿个主意出来。
武元青觉得湖州同知和洪县县令似乎做的不错,可是有沧县县令的前车之鉴,他觉得还是保持冷静比较好。
双女峰之间的暗渠找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眉目?武元青话锋一转,问道。
这条暗渠他们派人找了两次,但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有很多洪县船夫在这双女峰之间打鱼不知道多少回,从来也没有人听说过在两山之间有暗渠的事情。
这个命令从京城传到这里的官员耳朵里,他们都觉得非常的荒唐,觉得这是武元青拍脑袋得出来的空想。
他们心里这样想,也在私底下抱怨过,可此时武元青就坐在面前,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点头说,派人去查探了两次,可是没有一点线索,在洪县生活的老人也从来没听说过双女峰之间有暗渠的事情。
湖州同知杜兴看向武元青,眼神中透着询问的神色,意思是,王爷,你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他这个想法是楚念念告诉他的,而且是楚念念重生回来告诉他的。
这些当然不能跟杜兴他们说,说了,他也会被认为是神经病。
可他却相信楚念念说的是真的,所以自从他说出这个想法招来的质疑,已经不计其数,武元青也已经习惯了。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杜兴和王子乔不可置信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有熟悉的人吗?本王想亲自去看看。武元青也不管他们有多质疑,他既然相信,就要坚持下去。
有,可是王爷湖州同知杜兴觉得武元青有点胡闹,这个时候,他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才应该是最紧要解决的,而不是去找什么暗渠。
可武元青是王爷,他坚持笃行,他只好配合。
本王既然来了,就要查出一个结果来,给本王两天时间,如果两天之内没有任何线索,我们再决定如何将洪县百姓从县城里迁出去。
洪县已经被洪湖水围困严实,四周波涛荡漾,一个不慎落入水中就有可能丢了性命,这不可预测的东西太多,不到万不得已武元青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那好王爷,下官这就找人,有熟悉路途的,水性极好的陪着王爷一起去。
很快,湖州同知杜兴找来了二十多个人,有老有少。
船离开了洪县城门驶向了双女峰之间的位置。
双女峰与洪县离得并不远,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便到了。
不过,这双女峰之间连接的位置也有将近一里之地,要在这一里之地找出暗河,而且是在水下,谈何容易!
面对这样的情况,武元青觉得自己轻率了,似乎不应该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了楚念念这个吃货的说法。
一里多的位置要找出一条暗河,看着茫茫的洪湖水上下荡漾武元青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