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地震来得突然。
无数人还在睡梦中,已经收到了地震的推送提醒。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时07分在丹拉县附近(北纬3119度,东经9881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了解,震中人员稀少,暂无人员伤亡报告,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中,四川、重庆多地有明显震感。”
“震中距离乌雀山大桥3公里,交通部、应急管理厅、地震局第一时间连线,启动乌雀山震区应急预案,消防救援支队正在赶赴震中查看情况。”
天灾永远不会挑选日子。
乌雀山地处震区,近年发生了地震十几次,最大强度为46级左右。
桥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过乌雀山大桥位于地震带的因素。
他们在建设过程中也伴随着短暂的有感地震。
但是律风没有想到,乌雀山大桥需要面临的大地震考验来得如此迅速。
果然,国家设计院和乌雀山大桥项目组的群已经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炸开了。
“地震了!竟然春节地震!”
“幸好是春节,大多数人都回家过年了,联系上还留在乌雀山的人没有?”
“联系不上,电话占线。丹拉县的项目部说县上没有受到损害,消防已经派人往乌雀山大桥去了。”
“交通局和应急局的人也去了!”
“我看新闻说部队已经到达震中!”
66级大地震带来的惊慌,蔓延在每一条文字和新闻截图里。
又在各个部门有条不紊的赶往震中消息里平静下来。
地震之后,通讯总会呈现短暂繁忙或者失去信号。
他们无法第一时间得知乌雀山大桥留守人员的情况。
但是,看到消防、交通、应急局、部队都出动的消息,所有人悬吊的心算是缓了缓。
律风坐上车,直接给吴院打了电话。
“嗯,我现在准备去乌雀山大桥。”他说,“坐高铁然后换车应该是最快的,而且初一肯定没什么人出行。”
“好的,吴院。”
简单的申请之后,律风说:“送我去高铁站吧,我去看看乌雀山大桥就回来。”
地震当前,他不可能因为春节,便躲在今澄市安安稳稳等消息。
殷以乔完全理解他的心情。
无论是乌雀山大桥,还是他们以往的建筑作品,绝对没有发生了灾害,设计师却远程等着反馈的道理。
然而,车辆方向一转,绝对不是去高铁站的路线。
律风诧异看他。
殷以乔目不斜视。
“国内春节不方便打车,你就算下了高铁,坐客车到了丹拉县里,没车怎么去乌雀山?我送你去。”
“这么远!”
律风亲自坐过12小时的单程,即使他沉浸在乌雀山大桥的设计灵感里,和殷以乔畅聊了一路,仍是觉得师兄辛苦,他再也不敢贸然挂掉师兄电话了。
可殷以乔只是一笑,慢慢将车往超市门外停靠。
“这算什么远?”他停车解安全带,“我开车横穿欧洲的时候,你还在准备高考呢。”
殷以乔是老司机。
他带着律风在超市补充了大量饮用水、速食品,就驱车往乌雀山大桥赶。
一路上,车内都在播放着关于66级地震的播报。
在这个特殊时间点的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因为,那里有乌雀山大桥。
他们沉浸在这座刚刚建成的世界最高桥、最长桥带来的震撼中,心里满怀骄傲,期待着年后通车。
此时,他们才堪堪想起——
它建设在乌雀山地震带!
曾经71级地震,令这座桥梁的建设规划一再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