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像像。”
“我跟很多外来的游客聊过,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让我觉得这么投机的!来来来,咱俩干一个!”
说着,那个人将手伸向柜台,将倒放在托盘里的两个空杯子拿了过来。
接着,他将放在他桌子上的半瓶啤酒也拿了过来。
在将两个空杯子都倒满酒后,他拿起其中一个,对我说道:“既然咱们能在这里认识,也算是一种缘分!喝了这杯酒后,咱俩就是朋友了!”
还没等我回答,那个人就将手里的那杯啤酒一饮而尽了。
那个人在喝完他手里的那杯啤酒后,看到我面前的那杯丝毫未减,不免有些嗔怒地说:“诶?你怎么没喝啊?是不是不愿意跟我交朋友啊?”
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我只好忍着腹痛,跟那人说我有些不舒服。
那人在听到我的解释后,紧皱在一起的五官,逐渐舒缓开来,最后微笑地说:“这样啊,那等你觉得舒服的时候再喝。”
说完,他又开始讲起关于他对这座小镇特殊情感的长篇大论。
“我觉得这座小镇的交通,要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话,那么这里的美景,就能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我注意到,那个人在说出这句话时,周围那些桌子上的客人脸上,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显然,他们觉得这个人的想法是错误的。
“说到交通,我觉得这条环形公路设计得就不合理!”
那个人丝毫没有察觉到周围人的脸色,继续滔滔不绝道。
“既然是环形公路,那就说明它从哪边走都可以。但是为什么要规定,它只能从这个方向往那个方向去,而不能从那个方向往这个方向来呢?”
事后,我才明白,他说的那条环形公路,就是这条把这座山谷城市,与外界连接在一起的环形公路。
正如他说的那样,这条环形公路就像单行道那样:只能从东向西行驶,而不能从西向东行驶。
就连我乘坐的那辆破旧的城际公交车,离开这里时,都要顺着这条公路穿过西边的傍山镇,然后绕上一圈返回省城的。
而不是像其它线路的公交车那样,只要调个头,原路返回就行了。
这样的设,计总让我觉得这是在完成什么仪式一样。
“你说这样的规定,还能说它是一条环形公路吗?我看它就应该叫做单行道!”
说着,他用力地拍了一下桌面。
我发现周围客人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难不成是傍山镇那帮人提的建议?”
那个人摩挲着自己那长着青色胡茬的下巴,思索着,“他们知道他们那里吸引不到什么游客,所以他们才会提出这个建议……咦~~不对!”
“要是为了吸引客流量的话,那应该两头通车才对啊!这么说,这个建议不是傍山镇那帮人提的,那这个建议是谁提的呢?”
那个人就这个问题,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而我在听到“傍山镇”这三个字眼时,不免得眼前一亮。
就连困扰我多时的腹痛,也在那个时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觉得,我可以从那个人的口中,套出有关傍山镇的些许情报。
于是,我端起面前的那杯啤酒喝了一口。
“呦,老兄,你觉得好些了?”那个人看到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啤酒后,立马转向我关切地问道。
“嗯,是觉得好些了。”
我点点头说,“对了,有些问题要问你,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方便,怎么能不方便呢。”
那个人豪爽地说,“不方便的人,是不会这么晚还待在这里的。既然你喝了我倒给你的酒,那我们就是朋友了!对于朋友的问题,我肯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我谢了谢他的好意,然后便开始询问,他对傍山镇的事知道多少。
“你问那个没有什么景色的小村庄干吗?难不成你要去那儿看看?要是那样的话,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因为你去了之后,只会感到后悔。”
那个人显得有些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