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章 从未逢对手的军神

刘贺舞起背包遮护手足,滚地躲过那道铡刀,几个纵跃跳到张怡舞跟前,反手一匕首削断钢线,冲向张怡舞的第一片铡刀和另外几条钢线相撞,绞在一起。刘贺在翻转时从倒立的角度看了一下,似有所悟,对张怡舞说道:“这几步需要反向而破,逆向而破!对面那一片铡刀我们不要躲了,咱们一起挡住!”

张怡舞点点头,两人屏神凝气,两个背包齐出,抵住铡刀,刀锋相格火星四溅!背后又有一片铡刀削来!两人向两侧闪开,两片铡刀相撞猛地一震,刘贺夺过张怡舞的软鞭,瞅准机会对准铡刀上的钢线一斩!只听崩地一声,两条钢线断裂,两片铡刀各有一侧落地。刘贺、张怡舞又是一跳,躲开另外贴地削来的一把铡刀,三把铡刀撞在一起,不能动弹。

刘贺把软鞭掷还给张怡舞,喊道:“快走!”

两人渐渐摸清了规律,从上面坠落的铡刀还会升回去,在回升的一刹那,是速度最慢的。而摆过来的铡刀在弧线最低点的时候,是速度最慢的。但是相对而言,前一种情况更适合于砍断铡刀上的钢线。只要破坏了一片铡刀,后面陆续而来的就会受到阻滞,给两人逃命留下时间间隙!

对于侧面而来的铡刀,光躲闪是不行的,只要两人齐心协力抵挡住一片铡刀,等到另外一片铡刀袭来时,人往两边一躲,两片铡刀相撞,可以此为阵眼,耗费势能,引发铡刀的连锁反应。

两人联手,又一次破坏一个阵眼,取得了一线通路,但是在破坏第三个阵眼时,两人觉得腰膝酸软,几乎脱力。

刘贺和张怡舞相互搀扶,跌跌撞撞闯出刀阵,就在边缘处,后面忽然刮来一阵劲风——还有一片铡刀错开其他钢线的纠缠,兜头劈过来!

刘贺大喝一声:“闪开!”一把推开张怡舞,蓄势就要硬挡,张怡舞反而不走,跃上一步摆出格挡的架势!

两人都要硬拼,就见后面两个背包裹挟上来,原来是杜延明、龚遂!

只听“当!”一声巨响,这一下硬碰硬,铡刀劈入背包、缓冲一下,被硬生生挡下。杜延明、龚遂胳膊流血,低声道:“不碍事,皮外伤而已,骨头没事!”

四人推开铡刀,像小孩一样手拉着手仰躺在地,哈哈大笑。四人爬绳梯下深洞、过深涧本就耗体力,刘贺、张怡舞破了刀阵,脑力、体能消耗极大,龚遂在第一关力战甲虫,杜延明身上早有烧伤,四人体力所剩无几。经此一难,刘贺、张怡舞、杜延明、龚遂顿时觉得除死无大事,四人席地而坐,拿出剩余的肉脯、干粮,也不管斯文不斯文,狼吞虎咽、你抢我夺,尽情吃了个饱。

破了刀阵,刘贺有些后怕,刚才齐心协力,误打误撞,若是换了别人各自为战,恐怕早就死于刀剑之下。四人迤逦前行,一路竟然没再遇到机关,最终来到一块汉白玉石碑之前,石碑上龙飞凤舞,镌刻着几行字。四束火把的亮光照上去,张怡舞和刘贺你一句我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这样的——

远道而来的人啊,如果你们看到这块石碑,说明你们已经突破了我朋友设下的重重机关。这就是我的一生,我朋友设置的所有机关,都源自我一生的遭遇。

第一关名叫“胯下之辱”你们经过的通道时起时伏,时而逼近洞顶,时而被积水没过,好似当年我被屠夫的儿子拦住,逼我从他胯下钻过。,你们从通道钻过,遭遇食肉甲虫了吧?不要打扰那些巨茧,不过那些甲虫相互感应,一只钻出,其他的也会倾巢而出,小心了!

你们过了第一关,必将触动机关,打开上面的水闸,第二关“背水一战”的洪水,你们是躲不过去的。

第二关“背水一战”把你们折腾惨了吧?这里有个天然的蓄水池,无论枯水期还是丰水期,机关一开,都有洪水灌入甬道!(刘贺内心大呼:“我们差点丧命啊,有木有!”)

你们有没有体会到我在赵国背水列阵,看着自己的士兵陷入绝境,拼死而一战的心境?世人皆说: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

殊不知,如果那时我的骑兵没有及时攻入赵国营寨,失败的就是我,陷阱者,可陷人,亦可陷己。

第三关“漂母(洗衣老妇人)之德”则是救出你们脱离陷阱的方法,算是我纪念漂母,网开一面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刚才的洪水也是推动石梁的动力,利用水力推动石梁轮番伸出,如同洗衣妇人的棒槌轮番敲打,这是纪念昔日我流落淮阴,漂母把自己所剩无几的汤饭分给我吃。

若是你们各怀鬼胎、不肯通力合作,无论如何发现不了通往这主墓穴的石洞,也躲不过滔天洪水。看来你们和淮阴漂母一样,有一颗互助之心。

第四关是最后一关——“十面埋伏”,从入口的连弩,到后面的刀阵,无不像当年将西楚霸王项羽困在九里山的情景。

当年樊哙、灌婴、夏侯婴等人的十支军队,将项羽围困。但是这个阵势不是无懈可击的,只要破坏了各个兵团之间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尚有一线生机逃出来。你们也发现了吧?破坏一两片铡刀的钢线,反而使其成为另外铡刀的阻碍。

张怡舞和刘贺看到这里,终于确信墓穴里面长眠的究竟是谁。刘贺心潮澎湃、踏上一步,无意之中脚下的石头一掀,整个石碑轧轧地转动起来——原来刚才是背面,现在才是正面的墓志铭,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我树敌无数,却从未逢对手。

在秦岭栈道上,他们说章邯永远不会被征服。

在背水一战的时候,他们说赵国永远不会臣服。

在九里山与暴垓下,他们说项羽永远不会被击败。

现在他们已无话可说。他们畏惧我,如同畏惧带来雷霆和死亡的自然的力量。我就是大汉淮阴侯——从大将军、左相国、齐王、楚王被削至淮阴侯的韩信。

汉白玉石碑下面还有小字:“惟愿吾师发明的……(缺字)与栈道技术能够帮助后世……”

“吾于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转运木材、粮食、器械工具不易,皆凭……(缺字)往来穿梭,保证民夫、士兵之物资供应。”

众人继续往下看,韩信写道:“……吾于水力充沛之地,建造水力驱动的吊笼和伸缩式的栈道,若敌军来袭,仅需缩回栈道、收起吊笼即可,不必焚毁。”

底下还有一句,字迹泰半残缺不全,但是从剩下的文字可以猜出,韩信在回忆他的恩师,字里行间别有复杂的情愫。说是深情款款吧,可又隔着一层;说是感恩戴德吧,可又透着隔膜和提防,还有不可名状的恐惧,似乎只有在墓志铭上才敢说这些话。

“仅凭秦末汉初的技术水平,恐怕还达不到如此高度。”刘贺突然说,“我猜韩信得到了高人指点,而且,那位高人指点他不是一星半点儿。还有,我们三个时辰前入住的驿馆位于芒砀山山麓,韩信选芒砀山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墓地,有他深入的考量。”

龚遂说:“愿闻其详。”

杜延明也露出“你快说”的目光。

刘贺说:“芒砀山是我大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地方,是起义反抗暴秦的发祥地。用带点儿不敬的话说,芒砀山是我大汉高祖的‘龙牙’,他再反复无常,怎么会掘了韩信的墓穴、拔了‘龙牙’呢?他自己不能扇自己耳光啊!”

“堪舆、选择风水宝地是张良的拿手好戏,他不但擅长谋划,而且对于修道有很深的研究。韩信说他的朋友设计了这里的机关,看来是说的张良了。他选中的地方,不但有利于设置机关,而且还有政治上的考量!”

“张良在芒砀山安葬了韩信,大造舆论——‘龙牙’主帝王兵戈,如果冒犯,将会遭到军事失败!一语成谶,汉高祖果然在白登之围险些命丧匈奴之手。”

“汉高祖知道张良装神弄鬼是为了保护韩信,积怨之下,将其降职;但是不敢得罪太深,没有削弱爵位。“

“汉高祖在白登之围死里逃生,心中对韩信又是可惜、惭愧,又是恼恨,恐怕会发出‘若是韩信在此,不至于惨败于匈奴之手’的感叹吧?于是终汉高祖一生,没有掘了芒砀山的韩信墓。这也算是韩信、张良、萧何汉初三杰的计谋深远使然吧!”

刘贺说完陷入了沉默,张良计谋深沉,竟然能让汉高祖无从下手,这种智慧能不能用来对付霍光呢?

韩信,是个人物!

面对韩信自信心爆棚的墓志铭,刘贺不禁对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军神佩服的五体投地,张怡舞、龚遂、延明在汉白玉石碑周围细细搜索,想找出“一封信”的线索。这时就看刘贺慢慢蹲了下去,张怡舞问他:“不舒服么?”

刘贺指着墓碑下面说道:“这里还有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