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为什么要追去潇湘,舜是自己要下苍梧巡游的吗?为什么就是在那次,娥皇女英要追去潇湘,一定有什么事存在着,而后,舜忽然崩逝于九梧山,这就更奇怪了。为何是忽然。忽然就代表原来好好的。
瑶这么想时,雪狮儿说:前不久,在某地发现一个遗址,似乎就是舜都,好多遗骸,象发生过战乱,只有一具女尸骨是完好的,仿佛是一个尊贵的人,她的敌人都不忍毁她全尸。
那是谁呢?
瑶在梦里看到,女英站在洪水边,禹在她的身后。女英回过头来,对禹微微一笑。那真是个无比温暖的笑容,河水映着她,她显得那么美,瑶怦然心动。
我知道,你一直知道,我在跟踪你。女英说。
禹说:是的,以你对舜君的爱,我知道,你不放心我。但是请相信,我是不会伤害你的夫君的,因为,小夫人很值得敬仰。
女英点了点头,“希望你说的是你的真心,并且真心不会伤害我的舜。”
瑶想,那个尊贵的女性,是女英吗?
后来,瑶的神识来到了舜都,看到了娥皇。不,那个尊贵的女性,是娥皇。可是,陪女英南下沉于江的,是谁呢?
答案是女娇,那个如灵狐化身的涂山氏女子,是她告诉了女英,禹和启有要害舜好早日上位的消息,所以,女英和她千里追赶,想救舜,可惜,还没到就听到舜崩的消息,女英肯定是痛断了肝肠,才哭得斑竹都落泪了,女娇彼时一定也愧疚,和她一起哭,那个时候,禹还要逼女英就范,女英刚烈地跳了江,女娇也因对禹与启失望,投了江,人们因为女英而以为女娇也是娥皇,禹因女娇的背叛犹觉丢脸,因此才隐瞒了她的身份……
但,是实是这样吗?瑶沉在对前世的痴迷里,又觉得这是十分正确的答案。
娥皇一直是留守舜都的人。她虽没有陪着舜南行北往,去一直是舜的贤内助,在得舜都,必然得拿下她,因此,就有了舜都那一场血战,人们为保护夫人奋身作战,这也是所有人都是残骸,只有娥皇得全尸的原因。启,终究是用强大的血腥镇压才开启了父业子承的夏朝。而尧舜的故事,也因此被淹没了好多年,直到后来司马迁制史书,才真正入了正史的行列。
禹父子的仇有多深啊,舜的大德只感化了女娇,没有感化这些铁血汉子。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对谁有过高的期望,从人性上看,有些小气是历史的必然。中华从此进入了一家之姓的继袭时代,虽然,那是个以奴隶他人来抬高自己,在人类文明史上,人们说,也是一种进步。
但,舜作为第一个被禅让的帝,因其能承业忠于事,还是被后人恋恋不舍。
瑶,在心里也对他的厚德津津乐道。这仿佛是一种骨子里生来的不舍,还有尊重。她只是翻史的时候感叹,这样的宽厚之人,遇上了不宽厚的禹父子,也就没有了美好的结局。如果当初不杀四恶……可,从大局上来讲,在稳定,不除害群马,是不可能的。只能说,禹父子更恶劣,也说明,禅让是苦的,考验一个接班人,是费时的,而且不够安全!尧之幸,在于访着舜,所以得善终,舜之不幸,在于访不着可以托付的,只能被迫认可,结果就没有了好结局。更可悲的是,父贤子不孝,从来都是大业可以传承否的大忌,尧舜之伤正因为他们的儿子都不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儿子都不行,才催生了禅让制,但从尧考察舜用了二十八年,还要配以一双女儿去考察上,可见一个君王的德行之重要,奈何后来成制之后,发现接班人,还要听从四岳十二牧的意见,这就无法给君王以安全感,最终也就只能顺大势以不管你子贤不贤,节约时间好让臣工放心做事,直接在王的子弟宗亲里找人,这样范围就缩小了,也省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