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章 夜来之子

众星捧月,皓月当空。

作为天玄国的国都,皓月城就如同是夜空中的明月,总是令人神往。

星月洲地处天玄国中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与雷州、云州、风洲、林州。

夜临师从云溪谷院,便在林州,位于铁木城北岭云溪谷。

师傅告诉夜临,他本是孤儿,刚出生就被弃于山野之中,本应该成为山林夜临的腹中餐,却被路过的仲无锋发现,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后,这才发现了被弃的婴儿,当仲无锋把婴儿抱回院中之时,已经是夜晚,仲无锋嘴里念叨了一句‘夜来之子’,微微一笑,于是取名——夜临。

夜临在十岁那年感悟本源,成为了天武者。

更出人意料的是,夜临的修为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从源境下一重突破到了下九重,又一举突破到源境上一重,仅仅两个月时间,修为便提升了十重。

夜临至此开始沉浸在修炼之中,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是三个月,修为水涨船高,已经到了源境上九重,眼看就要突破灵境的瓶颈。

可造化弄人,半年时间,夜临的修为驻足与源境上九重,再无半分进展。

因为修为再无长进,夜临决定离开师门,南下星月洲。

五年前。

夜临途经林州与星月洲交界处的一条山林小路,恰巧在路途中遇到了一支商队,三言两语交谈之后,商队领头得知了夜临是从林州而来,便顺带上夜临。

这一路上,夜临向商队领头询问了许多问题,虽然夜临是在与世隔绝的谷中长大的孩子,少有离开云溪谷院与外界有联系,但与人交谈却不显生涩,这还得归功于儒雅斯文的二师兄。

在与领头交谈之际,夜临得知,星月洲乃是尚武之地,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天武者,其中更不乏像夜临这样的求学者。

夜临随着商队在星月洲边境的小镇落了脚,领头看夜临是一名天武者,又是居所的外来人,便劝住了夜临让他暂时留在了小镇,顺便可以跟着商队押送货物,也能赚一点酬劳。

商队的领头名叫吴大良,手下有四名伙计,因为他们都只是普通武者,只能帮一些店铺外销外购一些价值低廉的杂货,但是在夜临这名天武者加入之后,运输途中安全保障更高,商队能够押送的货物价值也就更高,赚取的酬劳也就更多,商队也陆陆续续招揽更多的伙计。

时间如流水,夜临跟随着商队在星月洲北境的大小城镇中来来往往,每一次押送都伴随着危险,遇到过截货的盗贼、山林中的猛兽,但每次都是因为商队的护身符夜临,化险为夷。

兜兜转转一年时间,夜临的修为依然没有突破。

可夜临却依然执着于此,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愈挫愈勇,在跟随商队往来各个城镇之际,落脚之后便四处寻找武堂武馆、宗门帮派,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

老天不负有心人,机会夹在了商队接到的一个押送单子中。

吴大良在星月洲北境的一座小城,揽下了一个押送药材的单子,这批药材数量庞大,据说价值灵子万枚。

而运送的目的地,便是天玄国国都——皓月城。

接到单子的同时,还附带了一张通关令牌,进出城门都可以免查,一路之上顺之又顺,商队顺利的将货物送到了买主的手中。

与往常一样,夜临依然独自离开了商队,寻找着能够提升修为的方法。

夜临转便了大半个皓月城之后,将要转身返回之际,在城西方向不远处,三名穿着着素色长袍,腰间佩剑,长相清秀的少年,正向夜临迎面走来。

为首的少年双手负于背后,步伐潇洒,神色傲慢,在他左后方的少年手中捧着纸笔。而吸引夜临眼球的,则是右后方那名少年手中之物。

那少年手中举着一面锦旗,锦旗已黑色为底,上面绣着红色花纹,在居中位置,赫然绣着三个金色大字——天武阁!这三个大字在阳光之下泛着闪闪金光,怎能不引人注目?

“我乃天武阁弟子阳朗,特奉师命下山招收弟子!”为首的少年趾高气昂的吆喝着。

夜临脸上满是兴奋,双脚一晃,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

“阳师兄,在下夜临,有意入贵阁。”夜临向为首的少年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高傲少年上下打量了一下夜临,招了招左手,随即左后方的少年快步走了上来,不屑的看了夜临一样,这才将手中的纸笔递了过去。

“在这名册上写上你的名字,从何而来,后天早晨来城外西山天武阁外阁。”高傲少年随意的说道,夜临都写完之后,天武阁的三名少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了。

天武阁坐落在皓月城外的揽星峰之上,坐西朝东,有内、外两阁之分,方才那三名便是外阁弟子。

天武阁何许门派?

天下武学宗门之中,天武阁称第二,哪个宗门敢称第一?世间天武者人尽皆知,不只有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要进入天武阁。

回到客栈之后,夜临又是高兴又是惶恐,高兴的是竟然有如此机会,惶恐的是即使进入了天武阁,却依然没能找到晋升之法。

夜临向吴大良表明了去向之后,吴大良并没有劝阻夜临留在商队中,只是提醒了几句。

“在外人看来,天武阁是世间第一宗门,赞扬它如何辉煌,如何璀璨,只有身在天武阁中的人才明白,一切都恰恰相反。”

吴大良是个深沉的人,夜临对于吴大良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孩子,并不是因为夜临是一名天赋异禀的天武者,而是因为夜临对于最求突破的执着,这才让吴大良愿意相信,夜临能够在天武阁之中,寻找到他想要的。

话虽不多,也不问缘由,夜临将吴大良的这句话记在了心底。

第三天,夜临起了大早,吴大良带着商队几十个伙计与夜临送别。

虽是送别,但是吴大良并无不舍之意,在他的左手,拿着一枚灰色锦囊,右手提着一把莫约三尺长的直刀。

那灰色锦囊名为‘须弥锦囊’,囊中是用阵法开辟出来的空间,大小相当于长宽三丈的房间,可做存储用途,而那柄长刀是吴大良在为上对伙计采购兵器时,铁匠铺的铁匠赠送的,长刀并不华贵,可无法出鞘,铁匠自然看不出其工艺和材质,但铁匠却认为,这柄长刀应该是被刻印了封印阵法,这才无法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