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贪腐

虽然高欢事前已向杜弼担保,武士们绝不会伤害他,杜弼走了一遭后仍然吓得汗流浃背。

高欢见状大笑,说:箭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尔犹顿丧魂胆。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他们虽然贪赃枉法人格卑鄙,但在另一方面,却有更大的贡献,怎么可以跟普通人相比?

高欢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杜弼,这些人都出生入死立国大功,不能以一般的法度去要求他们。

杜弼此时心中依然忐忑。

高欢收起笑容,严肃的说的:辅玄,相信我,贪腐必定会整治,时间也不会等太久,但凡事要把握好度,现在还需等待时机。

走吧,回相府。

邺城外,漳河岸边。一片萧瑟,满眼望去,看不到一点生机。沿河岸的树木枝头上,一片片不肯掉落的树叶,被寒风刮得哗哗作响。。

一名锦衣少年,坐在岸边。寒风中静静地垂钓。稚气未脱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静。

皇上,皇上。天寒地冻,小心着凉啊。少年身边的内侍小太监将一件裘皮大袄,披在了少年身上,被少年一把推开。

不要吵,把鱼都吓跑了。

原来这位就是邺城的少年皇帝元善见。

小安子,你有没有听过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略带哭腔的劝慰。

皇上,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四年前,孝武帝元修和高欢决裂,被逼投靠了关中宇文泰。高欢一看,这怎么行?皇帝都跑了,这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

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掸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

这个元掸,也就是元善见的父亲,天真的以为,自己将成为真命天子。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大摆皇帝的威风。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竟然连高欢都不放在眼里。

还没有真正登基,就如此嚣张。登上皇位后岂不是更难控制。鉴于此,高欢把元掸赶下台,另立元掸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年十一岁。

同年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

就这样,元掸的身份尴尬的变成了太上皇。

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此时还是一个懵懂少年,从一个少年王爷摇身一变,成了当今皇上。离开了熟悉的王府,孤身一人入住偌大的皇宫。虽然每个人都对他恭恭敬敬,但元善见心里依然是充满孤单。

起初父亲还经常进宫探望,后来高欢为了防止父子二人联手,逐渐限制了探望次数。而皇帝梦破碎的元掸,也在去年郁郁而终。

即位之初,时局动荡,烽烟四起。帝国东面的衮州青州流民起义,西面的西魏也不是入境骚扰,南面的萧梁小动作不断。这种复杂的局势,年幼的元善见无力应付。再者,其父元掸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

元善见的乖巧表现,深得高欢满意。在高欢心中,只要你这个皇帝听话,一切都好说。高欢在各种场合也恪守一个臣子的身份,给予元善见足够的尊敬。

皇帝宴请群臣,高欢总是带头跪拜,表现得恭恭敬敬。元善见好礼佛,每次去佛寺上香,高欢总是手持香炉,恭恭敬敬的走在皇帝的马车之后,元善见曾经几次邀请高欢一同乘车,都被高欢以君臣有别拒绝。

高欢甚至邀请了许多名士教授元善见知识,对于小皇帝的自由也没有加以太大的限制。

这些年来,元善见学会了沉默。平日里专心诗画,勤于六艺。对于国家政务,基本上依赖高欢全权处理。

前几日,高欢送来书信。皇帝已到了婚配年龄,有意将自己的二女儿嫁入皇宫。

元善见知道高欢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自己,拒绝了高欢的请求。

其实,元善见心中早已有喜欢的心上人。在入皇宫之前,元善见与洛阳城李府家的千金订立过娃娃亲,两人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好。迁入邺城皇宫以来,虽然两人多年未见,却书信不断。

被高欢逼婚的元善见,一早就出了宫门,来到这漳河边,名为垂钓,实为散心。

静儿,想你了。元善见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