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不要哭了,我知道你不想去邺城,但是你也知道父亲的脾气
高洋本来想安慰一下,结果自己语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高渃趴在床边,不停的呜呜啼哭。
可惜我现在还小,要不然我一定到邺城,把那个狗屁皇帝杀了,这样你就不用去邺城了。也不用哭的这么伤心了。
哥哥,你说什么傻话!当心让爹爹和哥哥知道,又要责罚你了。
高渃这时反过来劝说高洋。
妹妹,你不愿去邺城,是不是为了一个人?你是不是喜欢上了我们的老师,太原公杨愔?
高灵秀脸颊微红,如施粉黛,扭过头去。
大家都说哥哥你愚笨,其实你比他们都聪明。
高欢仰慕杨愔的才华,将他招揽的身边,加封为太原公开府司马,平日里也让其教授几个子女。
风度深敏,言论高雅的杨愔,深深吸引住了高渃。面如冠玉风度翩翩加上博学多才,杨愔的魅力远非其他毛头少年能比,情窦初开的高渃芳心暗许。
所以,当今天听到高欢安排她的婚事时,才会如此抗拒。不过正如高洋所说,高欢决定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也许就是命。
大堂内,高欢依然脸色难看。本来一桌热闹的家宴,此时却气氛冷到冰点。
澄儿。
高澄一听高欢叫他,不禁心头一紧,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
等你妹妹的婚事定下来,你陪着渃儿一同去邺城!
孩儿领命!
听说让他去邺城,高澄心中暗暗乐开了花。他其实早就想离开晋阳了。从小高澄面对高欢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当初高欢举箭对着自己的那一幕,一直是他心中挥不去的阴影。
另一方面,让他去邺城,也可以算一种历练。只要自己在邺城做出一番成绩,世子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高欢这边除了想历练高澄,为将来接班做打算,还有一层深意。
高欢一直住在晋阳,虽说遥控邺城的东魏朝政,但实权却落入高欢的心腹孙腾、司马子如、高岳和高隆之等四人手中,人称邺中四贵。他们权势薰灼内外,又恣意专权,骄枉贪黩。他们接受贿赂没有个底,要办事首先要送上财宝,否则什么也别想。
正如前几日侍中杜弼所言,贪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长此以往必生大乱,高欢决心要整肃吏治。
只是这些人多年来一直跟随高欢,相互关系盘根错节,如果高欢亲自出面打击,必然会引起其他老部下的异议,于是,高欢要借儿子高澄之手,打击这些勋贵。
同时也开始给高澄立威,为高澄铺路,不然将来如何镇得住这帮骄兵悍将。
让洋儿跟你一起去吧,兄弟间也有个照应。高欢又补充了一句。
高澄听到让高洋也去邺城,心中犯了嘀咕,让他去干什么,一个傻子能帮上什么忙。
虽说高洋相貌丑陋,平日里表现的有些痴傻,但是高欢在毒辣的眼中,知道高洋其实是大智若愚。
某日,高欢想考查一下哪个儿子最聪明,就把几个儿子都叫到跟前说:"我这里有一大堆乱麻。你们每人一把,各自整理一下,看谁理得最快最好。"
几个儿子各自拿了一团乱麻,开始一根根的整理起来。只是这种方法速度很慢,有的孩子一着急,还把麻结成了疙瘩。一个个都急得满头大汗。
二儿子高洋则与众不同。他找来一把快刀,把那些相互缠绕的乱麻狠狠地几刀斩断,然后再加以整理,这样很快就理好了。
高欢见高洋这样做,很是惊奇,就问:"你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
高洋答道:"乱者须斩!"
高欢听后,心中暗赞:此子必蔽吾名。
若论当今天下,谁的识人眼光最准,莫过于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