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许道士,你可曾见过?
卢思远摇了摇头回答道:听闻除了六皇子,几乎没有人见过这人的模样。
神秘的道人,莫名其妙的临安城商会,以及看似站在一切背后的右相汪伯彦。
在宁辰的心中汇聚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
而这所有网所指向的终点,就有一个,自己,以及大宋的灭亡。
于是当下宁辰再次问道:关于这件事情,你老师汪相是怎么看的?
卢思远听到宁辰提到那个汪伯彦的名字,心中愤慨不已。
现在的他如何还不知,当日自己前往右相府寻求庇佑时,为何秦会之会在那里等候。
原来从重阳节那一天起,他的老师汪伯彦就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并且一早就准备好了要替换掉他的人。
不管是秦会之,还是自己,都是他的学生,无论是谁来做这个京都府尹,对于汪伯彦来说,都是他的爪牙。
可方才宁辰便说过,在他的问题之上,千万不要有小心思。
所以纵然心中愤慨,却只能实话实说。
老汪相他并未对此事做过任何的评判
习惯性的称老师,却在开口的瞬间改成了汪相,足以证明了此刻的卢思远究竟有多么痛恨汪伯彦,但却仍旧不敢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进去。
宁辰挑眉,再问:那重阳节那天的刺杀一事呢?我不认为你能找来皇城司的人私自出城杀人。
宁辰的话,就像是一记重拳狠狠击在卢思远的胸口般,让他瞬间呼吸困难起来。
连忙再次低头呼道:小人鬼迷心窍,触怒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宁辰叹了口气道:说正事儿,若本王真的迁怒于你,你活不到此刻!
是!是!
皇城司的人确实是我向汪相借来的,当时小人只是只是一心想要发泄怨气所以就请动了汪相可小人那时并不知道是殿下您啊!
意思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把我的事情告诉过你的老师,他便帮你私自调来了皇城司的人?
正是!
宁辰的嘴角勾起了一个有趣的弧度,也就是说汪伯彦事先便知道卢思远要对付的人是自己,所以才找来了萧寒生,以及皇城司。
抚恤银贪腐一案扯不上汪伯彦,到达他们这种程度的官阶,早已不在意任何的银钱。
抚恤银贪腐案,比起刺杀自己要严重上太多太多。
所以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儿,汪伯彦只不过是在利用这股临安城的乱流来制衡自己罢了。
说跟到底,汪伯彦绝对不会愚蠢到帮助其他人自毁大宋的根基。
因为他是大宋的右相,与大宋一荣俱荣。
所以这些事情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人能够将所有的人都联系起来。
而那个人,就是这场阴谋背后的主使!
一边是他国王族,一边是朝中重臣,这临安城中,到底有谁才有这个能耐,周旋在这两者之间呢?
一切线索,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个神秘的许道人身上。
或许找到了这位姓许的道人,一起就都清楚了。
在确定这个目标之后,宁辰低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卢思远,淡淡问道:若将来让你上朝指认你的老师汪相试图染指皇城司,居心叵测,你可敢?
宁辰给予了卢思远一个选择。
然而这个选择,对于卢思远来说无论怎么选,都相当致命。
一位,是当朝正一品右相!朝堂之上号令百官,可以说是大宋的半壁江山!
一位,是同样拥有正一品王爵的大宋战神,战场之上万军俯首,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宋铁甲所向披靡!
得罪谁,都是个必死无疑的结局啊!
似乎是看出了卢思远的估计,宁辰笑道:本王也不是那种记仇的小人,若是日后你能助我,本王保你卢家血脉延续。
有了宁辰的保证,卢思远这才重重叩首,大喊道:愿为境王殿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