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也各有各的热闹。
这两天最忙的就是许绍,虽然这跟他以前干农活相比是轻松了许多,但也是慌里慌张的,说不累是骗人的。
一家人吃着喝着聊着,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
周金城看了看苏红,突然郑重的站起来对大家说道,“我跟苏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今晚趁这个机会,我就再跟大家说一下我和苏红的事。年前我跟苏红求婚时大家都不愿意,当时我也没征得苏红的同意,是我疏忽了。这段时间我跟苏红商量过了,我俩想把事情办一下。”
怎么说呢,大家都没想到周金城会在这个时候跟大家说,毕竟年前他当时办的事有点太鲁莽了,把苏家人都给吓了一跳。
那当时他确实没有征得苏红的同意,突然跟大家说要跟苏红结婚,那谁能受得了?
可是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大家对他们的感情都比较包容,倒是觉得他应该早就行动了。不过当事人都没有表态,大家只能说是干着急又不好意思催,毕竟他们也三十多岁的人了,又不是小青年,不能拿小青年的态度来要求他们。
这样会听到周金城这么一说,苏青立刻问她姐,“这次你俩商量好了?确实要这么办吗?”
苏红不好意思地直点头,“我们俩私底下商量过了,我也跟周金城接触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俩对彼此也算是比较了解了,就想着看个日子把证给领了,把亲朋好友叫来吃顿饭,就算结婚了。”
苏青很同意他俩领证,但是觉得就把亲朋好友过来就过来吃顿饭,好像有点太简单了。不过想想自己当初好跟许绍结婚的时候,也就是匆匆领了一张证,也没有什么仪式,再说他她姐这又是二婚,可能也是想低调一点,不想那么炫耀,心里也就释怀了。
苏红说到这里看着苏大海问:“我和周金城的事情我俩是这样决定的,不知道您老有啥看法?”
“没啥看法,周金城这人我觉得不错,也都接触这么长时间了,对你也不错,对俩孩子也好,我对他这个人是没有意见的,对你俩的婚事我也支持。就是有一点,等你们结完婚之后孩子怎么办?你俩准备住哪?”
苏大海这辈子都糊里糊涂的,就这一回清醒,问的问题还都问到了点子上,确实有些让大家出乎意料。
很显然这件事情周金城和苏红早就商量过了,听到未来老丈人这么问,周金城就一本正经的回答,“这个要看苏红的态度,反正我县城也有房子,她要是愿意带着孩子跟我一块住到县城,那我们就住到县城。要是不愿意的话,那我就跟着她住到村里,反正一切都要看她的意愿,她想怎么样都行。”
就周金城的这个态度,得到了苏家人上下的赞赏,这真是太懂事了,太理解人了。
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苏大海想的就是让苏红找个上门女婿,所以赵大军就是说白了就是他们家的倒插门。而且苏红家的这两个孩子也是跟着她姓苏,在苏大海看来,大闺女就相当于他的儿子,他是不愿意让闺女离开家的。
虽说对于周金城跟苏红的亲事,他还是乐见其成的,但他真的不愿意大闺女离开家,不愿意大闺女离开他的身边。现如今周金城这样表态,也算是让他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俩孩子倒是有点懵圈,“周叔和我妈妈结婚之后是不是就要住到县城了,就不管我们了?”
“当然不是。”周金城爱怜的看着这两个孩子,“这要看你妈妈的意思,你妈妈愿意住在村里,我们就住在村里,愿意住在县城我们就住在县城。”
俩孩子听完就赶紧问他们的妈妈,“你愿意跟周叔住在哪里?”
这让苏总怎么回答,虽然已经决定跟周金城结婚了,但是俩孩子问起来,确实有点尴尬。
按苏红的想法,她肯定是不愿意离开大柳村的。毕竟俩孩子也在镇上上学,超市也在镇上,而且父母年纪也大了,她也离不开父母。
可要是说住在村里的话,肯定会让周金城不适应,虽然周金城不是倒插门,但是给人的感觉也跟上门女婿一样。虽然周金城嘴上说的挺好,但是不知道他真的能不能接受。
这会儿苏青也看出来,她姐挺尴尬的,不由得替她解围道,“其实我觉得你们结婚的时候可以在县城,办完手续之后,如果我姐想回村里住就回村里住,毕竟俩孩子和父母都在村里,是不是?”
“对对,小青说的就是我的想法。”
其实周金城对这件事真没意见,虽然他县城有房子,但对他来说,那就只是个房子,没有一点人气,他平时也不想回去。
可是在大柳村跟苏家人在一块,他觉得热闹觉得喜庆,觉得这才像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老俗话说,这才有人气儿。他倒是更愿意在村里住着!
看到周金城和苏红两人达成了意见,那苏大海和老婆也没啥好说的,他们本来担心大闺女性格绵软,怕她离婚之后找不到婆家,可没想到大闺女这回找的这个女婿比赵大军可能干多了,生意还做得这么好。这要是让村里这人知道,肯定羡慕嫉妒死了。
想到这里苏大海又高兴起来了,端着啤酒杯就要跟周金城碰,“我以前叫你周老板,以后就叫你城子,你和苏红都有过经历,希望你俩结婚以后,俩人好好的把日子过红火,最重要的是俩人要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