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苏青交涉完之后,小勇就把报名表拿去给周飞。
“这是我们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是函授专业,比较适合你学习。虽然你这个情况,我比较支持你上电大或者夜大,但是觉得你腿还没有好,不方便出去走动。”
“行了,我自己挑个专业就行了,函授就函授吧,有什么不懂的到时候我可以问你,你也可以请教你们学校的老师,不过我想着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即便是函数应该也都能看得透。”
要是说到别的方面这他们确实没什么信心,但是如果说到学习上,他们俩比谁都有信心,毕竟他俩曾经都是学霸出身。
“趁着这个时候给自己充充电也是件好事,正好你也走上工作岗位两年了,也是该充电的时候了。”
以前大家上学的时候,都觉得只要大学上完,安排工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但真正上班了之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就比如说小勇他们这样的教育专业,其实每年都需要考核,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
对周飞来说可能稍微简单一点,因为他们单位对这方面要求的并不多,但是与时俱进,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是实实在在发展的需求。
就像周飞他虽然学的是传媒专业,但是现在从电视台做的全是最基础的编导记者,还要一步一步的往上干,其实她还想学习摄影啊各方面的技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苏青也是看到孩子们都这么努力,心里是非常的欣慰,可能他们这一家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延续了下来,不光大人是这个样,连孩子们都这个样,现在家里除了两个老人,可以说大家都有事情干,各有各的忙。
而现在苏大孩子两口子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刚来的时候因为天气比较冷,家里比较暖和,几乎就没有下过楼。
可慢慢的,时间长了就对整个小区的环境开始熟悉了,老两口每天都要下楼转一转,有时候是在小区里转两圈,有时候是跑到小勇们学校转一圈,还有的时候会走到周飞上班的电视台。
原本买菜都是孩子们的事情,可是现在成了老两口的事情,他俩每次散完步都要在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而且凭着他们多年的种地经验,买回来的菜又新鲜又便宜,比孩子们买的都要好。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们老两口居然成了小区最受欢迎的老人!苏大海这个人本来就能候大山,现在没事下去跟小区的老人们下下棋呀,散散步呀,聊聊天啊,一来二去就混熟了,弄得在小区的人缘特别好。
小勇知道了不无佩服的道,“没想爷爷奶奶这么能干,我和我哥在这住了这么久了,最多也就是到菜市场买个菜,跟小区的人都不熟。可是我爷爷奶奶才来了多久,居然跟小区的人就这么熟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情。”
“怎么,你们以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就不擅长跟别人交往了,其实爷爷奶奶走过的路比你们吃过的盐都多,你们还是孩子,我们肯定比你们强多了。说了你们每天上下班回来就往家里钻,我和你奶奶我俩没事干,下去跟小区的老人们互相交流,慢慢的大家都熟了。都说远程不如近邻,给邻居们关系搞好了,以后有个事情人家不也能互相帮衬。”
虽然是这样,其实苏大海老两口还是惦记着回村,冬天的时候是因为是在家里太冷,住的不习惯,但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他们就惦记着回村里住,毕竟那才是他们的根儿,可现在周飞的腿是这个样子,他们互相住在一块也算是互相有个照应,他们也没法丢下这个大孙子不管。
周飞是多聪明,多敏感的一个孩子,早就从爷爷奶奶的眼神中看出来不对了。
这天晚上,苏青回来之后,周飞就跑来跟她说到这件事,“我感觉爷爷奶奶在这住的时间有点长有点够了,他们有点想回家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感觉他这段时间他们还住的挺好的,每天都下楼跟小区的老人交流,日子过得挺惬意。”
“那是你在家的时间短,我现在每天白天都在家能看得出来,他们其实挺想回村的,毕竟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了,这偶尔在外面住一段时间还行,这一连在外面住了几个月,再加上现在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就更惦记回村了。”
苏青听了,恍然大悟。
“还是你这孩子清醒,我天天跟父母相处都没看清楚这一点,我还觉得他们这段日子过得挺好的,不像刚开始那样坐在屋里哪也不去。还想着他们现在出去肯跟大家交流了,没想到是因为住的够了不敢说,所以才借这个机会往楼底下跑。”
“主要是我天天跟爷爷奶奶在一块儿,我能看出来。老人年纪大了都喜欢念旧,这小区洋房确实住着好,但对他们来说肯定没有农家小院住着更舒服。”
“你说的对极了,可能我之前没有想到这些,但是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结果第二天苏青一问父母的意见,果然和周飞说的一点也不差。
两个老人确实是想家了,想回老家了。可是因为周飞这孩子腿伤还没有好,他们老俩也不好意思直说,所以这段时间有空他们就会出去逛逛晃晃,毕竟是住了一辈子的小村子,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突然让他离开土地离开小村子,他们是受不了的。
“你们想回老家怎么不早说?早说我早就开车带你们回去了,我还以为你们在小区住的挺习惯的,现在和楼下的老头老太太都混熟了,都能打成一片了。”
苏大海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实我们早就想回去了,但是周飞这孩子腿伤不是还没好,我和你妈就想着在这儿的话,还能照顾照顾外孙子,如果等我们走了,每天家里就他一个人,他也挺无聊的。”
“你们倒是不用担心周飞这孩子没你们想的那么浮躁,这两天他才刚让小勇给他报的寒暑班,准备再报几门功课学习。你们在家的话对他反而是种干扰,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自己读书学习,我觉得挺好。再说了,周飞这孩子腿伤在慢慢的恢复,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时候那么严重了,他都自己都可以拄着拐棍慢慢走路了,你们在不在家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苏大海们老两口听到俗称这么说,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坚决的表示他们想回村了,确实是想老家了。
本来春节的时候他们都打算回老家过年,可是因为天气太冷了,回去那几天实在是冻得受不了,这才决定到市里过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已经是草长莺飞的春天了,现在回到村里不冷不热,正是一年最舒服的季节,而且在这住了这么久,特别想念乡亲们。
“那我明天就开车送你们回去,其实如果你们回去的话,我和许绍也应该回去陪着你们,可是现在因为小康康已经在市里上学了,我们以后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来回那么方便。不可能还在村里住着,每天赶那么早送孩子上学,现在只能说每周回去一趟。
但是我姐他们因为小芹还在高中上学,可能会在家里住的时间多一点,到时候就让他们多分担一些,多照顾你们吧。”
苏青在照顾老人这方面也是没得说,她和许绍也都是很实在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小康康已经在市里上小学了,孩子必须得有人照顾,其实按照苏青的想法,单独让俩老人在村里住,她是真的不放心。
“我们都好胳膊好腿的,回村住着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你不要那么大张旗鼓的,好像我们离了你们都过不成似的。”
“这根本不是理谁离开谁的问题,而是为你们的健康和身体着想,到时候我会跟我姐说好,轮流回去陪着你们。不可能说是让你们老俩在村里住着没人管,那样的话邻居肯定会指责我们的脊梁骨骂,们们会说我们现在都这么有钱了,日子都过得这么富裕,也不管自己的父母。”
苏大海听完闺女的话,再想想村民们的那副嘴脸,居然嘴一咧,笑了。
“你说的这个样子倒是一点不错,咱们村的村民确实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我脑补一下就能想出来这个情况,他们肯定会在那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