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救出铁拳门,纪羽凡就被押回了衙门。
河定府府尹狄慈,人称河定包公,断案英明,死在他手底下穷凶极恶之徒不计其数。
一听闻铁拳门有人落网,而且出了人命案子,狄慈大清晨刚醒来,就开堂审问。
简单的几句问答后,纪羽凡就从光明正大牌匾高悬的衙堂被带到了阴暗潮湿的牢房。通缉犯被捕之后,全部都会被关入这里。
纪羽凡也不例外,成了这里的房客。而且,他不需要付租金。
从小进进出出牢房,纪羽凡回到这里就跟回家一模一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他一阵激动。
这里的每一间牢房他都进过,根本不用担心什么水土不服之类的困扰。
咣当一声,牢房门被锁上。进入的纪羽凡连忙扒着木栏,喊冤道:冤枉啊,我没杀老酒壶!
方才,他在衙堂上被狄慈判为杀人犯。狄慈说他杀的正是老酒壶。
不管纪羽凡如何狡辩,狄慈就是这么判的。他的依据很简单现场,有尸体,有一把带血的刀,而且,只有纪羽凡一个活人。
受害者、凶器、杀人凶手,全齐了!不愧是河定包公,狄慈充分发挥了他断狱神速的本色。
不管三七二十一,狄慈把纪羽凡这顶杀人犯的帽子戴上了。
为什么?
元朝刚灭不久,明朝刚刚建立,各地官员挖空心思的拿出成绩,以便获得上层的重视。
身为河定府的府尹,也想在官职上更进一步,为了官场前途就拼命抓政绩,通过这种一锤定音的断案,他可以竖立一个河定包公的完美形象,为他的政绩锦上添花。更何况手底下的捕头捕快们,也要吃饭的。
我没杀人!
声音在牢房徘徊,纪羽凡喊道。见识到了狄慈的断案本领,纪羽凡心中一阵嘀咕。
说不定,这些囚犯之中大多数和他一样都是被卷入了冤假错案。这狄公,也太不讲理了些。
纪三哥,你又进来了!不少老熟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而不堪重负的纪羽凡仰面朝天的躺在了柴草铺满的冰凉地面,谁也不理。
除了灰尘,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恶心作呕的浓浓尿骚味。潮气太重,就连射入木窗的光线也无法照亮昏暗,拼尽全力后淹没在沉沉潮气之中。
远处,不时传来嘈杂的喊冤声,以及,撕心裂肺的鬼哭狼嚎声。
纪羽凡置若罔闻。
难得平静,纪羽凡集中精神的思索,开始思索,这是什么时期。紧接着,元末明初,年号洪武几个大字浮现在了脑中。
这是朱元璋统治的时期。明初!这一阶段的酷吏盛行。
为什么?朱元璋最恨贪官,几乎把整个明朝的贪官杀了一遍又一遍。
官员们断了财途,只能在官途上力争上游,不择手段的提高政绩,即便制造冤假错案也在所不惜久而久之,酷吏与日俱增。
纪羽凡一阵汗颜。这可是史上酷吏最多的朝代。
历史上最出名的酷吏机构,正是在这个朝代诞生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这些酷吏机构可是出了名的地狱门,官员进入之后都是九死一生,更何况是普通人。
狄慈,正是酷吏的其中之一,他继承了所有酷吏的蛮不讲理。
纪羽凡正是被他蛮横扣上了杀人犯的帽子。心知民不与官斗,纪羽凡没有顽抗到底。倘若不从,他面临的将是屈打成招,心知肚明,只能哑巴吃黄连的认栽。
只能希望自己那便宜弟弟妹妹能有点良心了!
果不其然,夜晚,纪柔带着饭盒前来看望他。
只是她一脸失落,原来,她和纪平告诉纪家说是纪羽凡救了他们,想通过纪家的能量,救出因此受到牵连的纪羽凡。
可是,纪羽凡的父母早就不在了,其他长辈无人相信纪羽凡会这么好心,都不想出面说情。他们巴不得与杀人犯撇清关系,怎么会救这个把纪家名声都败坏的人渣?
甚至,纪家人三令五申,不准任何人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