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胡德妃再也忍不住了,冲着皇甫晟一跺脚,“区区灾民,哪里用得着这许多银钱?陛下也太看重他们了。王后娘娘的私库,怎么能充作公用呢?”
皇甫晟也心疼得不行啊!早知道王后有这么丰厚的私库,就该对她好几分才是!
魏淑妃看得眼花缭乱,不知偷咽了多少口水,恨不能将这些个宝贝统统藏到翠琅宫去。不过,一听胡德妃开口,她立时清醒过来,眼珠一转,便猜到了胡德妃的打算。
褚后无子,这些私房,将来能留给谁?身为嫡母,尽管与庶子们一年也难见一次面,可依着礼法,将来她一咽气,这些宝贝私房统统都要分给庶子们。
如今,皇甫晟有四子一女,胡德妃之子就占其二,是宫中风头最盛的两位王子。依着胡德妃一贯的霸道,这些宝贝,阖该都是她儿子的。
既如此,岂容他人染指?更甭说什么赈灾了!
魏淑妃是个聪明人,深知当下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无子。因此,她便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这些宝贝落进胡德妃的手里。否则,钱财动人心,若是胡德妃手里握着这一大笔钱,再要收拾自己就容易多了。
既打定了这个念头,魏淑妃“咣当”就当场跪下了,冲着褚后恭恭敬敬地三叩九拜。
一时间,众人都怔了,不明白魏淑妃要干啥。
只见魏淑妃抬起头,正色道:“娘娘大德,泽被天下,臣妾代千万西魏子民叩谢娘娘大恩!”
“臣妾也是寻常百姓人家出身,儿时也曾为一口吃食而发愁。臣妾父官位虽卑,却也一心为国,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就怕有个天灾,施救不及,使得百姓流离失所。”
“如今,臣妾蒙陛下恩典,侍奉一侧,虽享受荣华富贵,却一刻也不敢忘当年臣妾父亲的教诲,当以百姓为重。”
“自灾民出现以来,臣妾日夜寝食难安,只恨自己是个柔弱女子,却不知能做些什么,才能为陛下分忧。如今,娘娘捐出私库,臣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也可以赈灾。”
“臣妾不才,愿效仿娘娘,尽己所能,亦做助捐。”
说罢,她嗖嗖嗖几下就拔了发间珠钗宝簪,摘除耳下玉坠,手指上的宝石戒指,腕间金刚钻镯子,然后拢作一捧,双手奉上,“还请娘娘切勿嫌弃,也算是成全了臣妾的一片心罢!”
魏淑妃到底是在掖庭混过的,委实放得下身段。这一番作态说辞一出,众人面上齐齐变了颜色。
皇甫晟自是感动得不行。他望着魏淑妃光秃秃的头脸,连声道:“真真委屈爱妃了!这份爱民如子的心肠,可堪彰表。”
胡德妃自是气得险要厥过去。魏淑妃事事与她作对,这一次,更是将巴掌搧到她脸上来的!
至于顺郡王诸臣,自然唯唯诺诺,满口的好话嘟噜嘟噜直往外冒。
尤其是那几个胡党之臣,彼此不约而同地对视一下,旋即移开视线,皆心有灵犀地暗叹:怪道先前贵妃娘娘会吃那么大的亏,委实是技不如人呐!
顺郡王是真心道谢。他又不是不晓世情的傻子——五十万两银子,能真正用到灾民身上的有几分?赈灾一事,牵涉甚广,他不过是个没有实权的王爷,纵顶着“赈灾钦差”的名头,也不敢说能令参与赈灾之人清廉如水。
那些个粮商,哪家背后没有朝中大佬的影子?如今正是灾时,难道他们不想发天灾财?粮价必是奇高无比!五十万两银子才能买多少粮食?!更勿论其中必然还有被贪官污吏截留的呢!
如今,这些宝贝换做钱,就是一座银山呐!顺郡王顿觉自家腰杆粗壮胜似老母猪。
褚后这一手使得妙计!
自打封后以来,这是她第一次下懿旨。因着是破天荒头一回,所召之人不明所以,皆应召而来。
除了顺郡王、户部的几位官员,褚后还召了胡党官员,以及几位老臣。其中,也有她父亲当年的学生。这些不同立场的人,一起见证了这一幕。将来,无论谁要在其中搞手脚,都不容易。而赈灾的人员中,这些朝臣的眼线必然会死死盯着——他们自己捞不到好处,又怎么会让政敌得到好处呢?
她就要当着这些人的面,将这迷花人眼迷乱人心的宝贝统统送出去。她甚至不需要解释,自然会有人替她说话。
譬如,魏淑妃。
褚后在这充满了风刀霜剑的宫廷中,活到今天,不废不黜,自是有智慧的。
胡德妃带着一脸恨意,悻悻而归。
魏淑妃虽光了头脸,却得了皇甫晟的亲口承诺——将御笔亲书一幅表字,赞她德性。魏淑妃心花怒放。
须知,她是罪臣之女,出身是宫妃中最低的。因着这出身,她屡屡为前朝后宫之人所诋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