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夫人微微蹙眉,武将虽不错,就怕有战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女儿不就成寡妇了吗?
“母亲,您想想,武将封爵的人可不在少数,那冯磊、彭梓鸣不都是凭借军功封的吗?当年彭梓鸣不过就是秦家被人看不起的庶子,冯磊虽是冯将军的嫡幼子却是个瘸子。他们年纪轻轻得到皇上赏识才有沙场立功的机会。咱也该帮三妹挑个好些的武将。虽说嫁给世家是不错的,可是世家规矩大人口又多,咱们三妹从小教养着长大能应付人家一大家子吗?武将就不一样了,有些没有根基的武将尤其好,府中事情不多,也没什么姬妾。”傅明惠劝道。
“也是,等侯爷回来,我跟他商量商量。”靖安侯夫人道。
靖安侯爷陶望已经听到了消息,因为晋郡王和他说话,漏过那么一两句,陶望见过那位庶子,温文尔雅待人接物大方有礼,完全嫡子派头,学问也好。
陶望知道晋郡王的意思,心下觉得这个郡王府的庶子似乎还不错。
“侯爷,您可回来了,妾身正有事跟您说。”
“是女儿的亲事吧?”
“嗯。今儿,忠义郡侯夫人乔氏和奉贤公夫人来了,是替晋郡王府说亲的,说的是一个庶子。”
“嗯,我知道。”
“您已经知道了?您同意?”
“我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晋郡王下朝后同我闲聊,又约我去茶楼,说了那么一两句。”
“这孩子吧,好也是挺好的,可就是庶子。”靖安侯夫人叹气。
“庶子也会有大好前程,前朝的阁老不就是金家的庶子吗?结果这位阁老致仕之后,金家也就彻底没落了,男人,出生不重要,后头的努力才重要。英雄莫问出处。”
“那侯爷您是对晋郡王府的庶子很满意咯?”
“还算不错。”侯爷点头道。
这消息很快传遍靖安侯府邸,陶三小姐对自己尚未说成的这门亲事觉得很不高兴,她堂堂一位侯府嫡小姐竟然就要嫁给一个庶子?她再不济也该嫁给一位功勋世家子弟或者寒门举梓才对。
傅明惠知道这个小姑子心高气傲,劝道:“父亲都说不错的人,想必是真的不错。”
“大嫂,连你也这样说?我不要。”
“那你试着跟母亲说说?我已经跟母亲说过,武将是不错的选择,母亲她也听进去了。”
“可是父亲好像挺中意那个庶子的,我能怎么办?”陶三小姐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那你就跟祖母说去?”
陶三小姐的亲事,靖安侯太夫人也放在心上,嫡出小姐不能嫁得很差,虽然晋郡王府的庶子很不错,但终究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
太夫人亲自跟儿子靖安侯爷叮嘱过,不要轻易答应,她们要再相看相看。
靖安侯夫人知道了女儿的心意,就在武将里头挑,可是封爵的武将早都已经成亲了,年轻的武将官职又太低,这挑来选去就觉得镇国公府冯家四房的嫡子不错,年纪轻轻已经是御前侍卫了,听说还是圣门十八卫里头的暗卫之一。
这个消息很快又传遍了靖安侯府陶家,其他几房都有未嫁的嫡女庶女,希望大房的三小姐赶紧把亲事定下来。
二房的陶钱氏和五小姐在一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