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氏笑了,“有,这家铺子,我明日再带你去。”
“也是这样幽静雅致的茶馆吗?”
“不,是个卖文房四宝的铺子,虽在南郊,可是生意也很好。以后这青云阁的产业就送给你哥,那明婵阁就是送给你的,你自己好好经营,下辈子吃喝还是不愁的。不过这明面上的老板当不得,还是低调些好,毕竟你已经是四家桃源阁的老板了,大家都知道桃源阁是你的。”
“嗯,我明白,会好好安排的。”
二人喝了下午茶又去京中的脂粉铺子《伊人堂》里挑选上好的胭脂水粉。
“伊人堂”的生意也很好,不少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都会亲自到这里挑选,每季都会有新品。
“你看看喜欢什么,我买给你。”乔氏一贯很大方。
“不劳舅母破费,你喜欢什么,我买给你。”
“胡说,我是你长辈,当然是我买给你,再说,你那一点点银子,我还不想沾光,你自己留着吧。”
“好,那我多攒点银子,等刚哥儿和山哥儿娶娘子的时候,我给未来的外甥媳妇们买就是了。”明婵笑道。
刚哥儿是柳伯言和乔氏的嫡长子---柳义刚,山哥儿是他们的嫡次子---柳义山。这两个男孩子是一对双胞胎,活泼可爱极了,乔氏不轻易带他们出门,怕他们闯祸。
二人正挑选着,有位夫人走近,“柳夫人,好久不见。”
乔氏一看,是同安伯府的四夫人邹氏。
“原来是秦四夫人,好久不见。”
明婵一听是秦四夫人,那就是未来的四婶了,秦梓鸣是同安伯府大房的,这四房老爷是秦梓鸣他爹的四弟。
“四夫人。”明婵也福了福身子。
“柳夫人,这是你女儿?”
“不,是我那外甥女,探花郎傅青云的嫡亲妹妹,你们府上的未来大少夫人。”乔氏笑着介绍。
“怪不得,我一见就很喜欢,这姑娘长得明艳水灵,我们梓鸣是有福气啦。”秦四夫人邹氏很会说话。
明婵微笑不便多话,柳氏跟邹氏聊了几句,还赠送了两盒美颜香膏给邹氏,邹氏又夸了两句才带着身边一个圆脸大眼的姑娘离开。
只是那个圆脸大眼姑娘离开的时候,说了句话,声音不算大,但也让明婵听见了。
“母亲,她就是那个未来大嫂?听说她做过辰王小妾,大哥娶的就是她呀?”
“别瞎说,闭嘴。”邹氏拉着这个姑娘走了。
“真是不成个体统。”柳氏皱眉,她不喜欢同安伯府秦家,若不是为了明婵以后少些麻烦,她也不会送东西给秦家人。
“算了,舅母,我不介意,我又不活在别人的嘴里。那姑娘是秦四夫人的女儿?”
“不是嫡女,是个庶女,才十一岁,经常带着身边不过是让外人觉得她大度而已。嫡母对庶出子女能有多少情分?不过面子情,过得去就行。”乔氏又挑了两样涂抹在脸上的香膏送给明婵,“等会儿,我再给你说说那秦家是个什么样子,都有哪几房人,我都调查清楚了,自从你舅舅成为皇商,我就经常赴宴,这同安伯府里有些夫人小姐,我还接触过。”
“是不是人口复杂?”
“嗯,不过你是大房大少夫人,倒也不必太拘谨,而且早晚要分出去单过。你虽是大嫂可是过门算晚的,因为除去大少爷秦梓鸣和四房的少爷还小没有成亲,二房、三房的少爷都成亲了,秦梓鸣同父异母的弟弟---二少爷秦梓谦也成亲了,目前就是这个二少夫人在执掌同安伯府的中馈。”
“人口众多的伯爵府,我安心当个庶子媳妇就行,不去争抢什么。”
“说是这样说,可尴尬之处就在于秦梓鸣虽是庶子,却占了个长字,他是长子,那么中馈应该由你这个大少夫人执掌,但是他又是庶子,所以复杂在这儿,就看秦家长辈是什么意思了。”
“那我推辞掉就行了,我可不想要什么掌家权,也不想让未来那位二弟妹觉得我会去夺她的权。”
“他们真要让你掌家,你也别怂,一码归一码,好好管着就是。”乔氏笑道:“再不济,你身后还有我们呢,有困难尽管问我们才是。”
明婵又跟着乔氏来到东郊的《明婵阁》,这里也是一处热闹的地方,卖文房四宝的地方很雅致,装修古朴,楼上楼下都是书架,还有几张桌子上坐着不少书生或是作词讨论或是画画助兴或是喝茶聊着,自有一翻趣味。
对于这个新入手的铺子,明婵很是满意。
很快就到了四月二十八那天,傅家大少爷傅鹏举娶亲,妻子是晋荣县主。
晋郡王嫁嫡女,嫁妆准备了满满一百八十八抬,堪称近十年之最,因有从龙之功,皇上、皇后以及宫中太后娘娘和各自赏了添妆。十里红妆让京城百姓为之侧目,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
这些嫁妆一大清早就开始抬了,第一抬已经进了东荣街傅家,后面的还陆续从晋郡王府邸中抬出来。
上午就陆续有亲朋好友前去傅家,晌午吃的是便饭,晚宴才是重头戏。
明婵是还没有出嫁的,所以她也帮着在府中招待女眷们。
忙了一整个上午,中午和舅母乔氏同桌一起用膳。
“我和你舅舅已经将你的嫁妆准备得差不多了,你这大嫂是县主,一百八十八抬,你想要多少?”
“我觉得一百二十八就够了。”明婵不想风头太过。
“太少了,你完全可以超过她们,我和你舅舅准备了两百抬,到时候你舅舅再去宫里求个恩典,说不定也会有个御赐玉如意什么的。”
“太多了,人家县主出嫁有这么多是应该的,我就是个平民之女,真用不着这么多。”
“这有什么,大家都知道你是皇商的外甥女,嫁妆少才奇怪呢。不行,就二百抬。”
二人讨论的时候,邻桌的三夫人金氏也听到了,原本今日她就挺冒酸水的,觉得大房娶个儿媳妇是发了大财了,那个傅鹏举也不知是上辈子烧了高香,第三次娶娘子竟娶了个高门嫡女还带来那么多嫁妆。
“就是,明婵你带着两百抬嫁妆去秦家,才不会被人看扁呢。”金氏酸酸地说道。
明婵微笑反驳道:“三婶多虑了,这看不看扁的跟嫁妆关系不大,是娘家家族人的言行举止,家族的门风和家族是否蒸蒸日上。”